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树死皮病是目前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近百年来开展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研究小组前期观测到的橡胶树从正常排胶到完全死皮整个发展过程出现的不同排胶现象以及它们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假设,对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ll.Arg.)两个品系热研7-33-97和PR107不同排胶现象的树皮解剖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和统计比较,主要结果如下。1、巴西橡胶树死皮发展过程不同排胶现象之间的显微结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健康树树皮相比,乳管内缩现象树皮水囊皮中的乳管和黄皮中的乳管直径均比健康树略小;黄皮中的有效乳管列数明显减少,石细胞面积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增大。黄皮中部不排胶现象树皮水囊皮中的乳管和黄皮中的乳管直径均比健康树要小,甚至只是健康乳管的1/3;石细胞和膨大乳管的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增大;最为显著的结构特征是,在黄皮中部出现几列连续石细胞后又出现3-7列仍能正常产胶的乳管。黄皮内侧不徘胶现象水囊皮中的乳管列数明显减少,并且稀疏分布不能成列;黄皮内侧的乳管基本成为膨大乳管,乳管相对密度很小;石细胞和膨大乳管的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增大;黄皮内侧也出现少量石细胞。排胶缓慢现象水囊皮中的乳管列数明显减少,基本观察不到;黄皮中乳管基本都已不成列,膨大乳管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增大。在黄皮内侧出现石细胞。点状排胶现象水囊皮中,乳管相对密度较小;黄皮中石细胞和膨大乳管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增大很多;石细胞分布广,甚至在水囊皮中即有石细胞存在。部分割线不排胶现象树皮水囊皮中的乳管和黄皮中有效乳管直径均明显减小;水囊皮中的乳管列数明显减少,基本观察不到;黄皮中乳管列不连续,石细胞和膨大乳管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明显增大;黄皮第一列乳管即为石细胞列。整条割线不排胶现象树皮水囊皮中乳管和黄皮有效乳管直径均略小;水囊皮中的乳管列数明显减少,且不连续;黄皮中石细胞和膨大乳管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大于85%。完全死皮现象乳管相对密度小;黄皮中基本没有有效乳管列,石细胞和膨大乳管数量所占黄皮有效乳管列总面积的百分比大于90%;在水囊皮中出现大块石细胞。2、巴西橡胶树死皮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排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观测结果表明,橡胶树死皮发展过程树皮的显微结构变化可分为两大类型,类型一:石细胞和膨大乳管相对集中局部出现在割线上部分区域,由此推测在外界某种因素胁迫下分别在黄皮外层、中层和内层出现石细胞和膨大乳管的大量发生,导致出现乳管内缩、黄皮中部不排胶、黄皮内侧不排胶现象;类型二:石细胞和膨大乳管在割线上均匀分布,由此推测在外界其它某种因素胁迫下整个黄皮层零散出现石细胞和膨大乳管并且逐渐增多,导致出现排胶缓慢、点状排胶、部分不排胶、全线不排胶现象,这两种类型均可发展到不可逆转的完全死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