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以厦门马垅村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到个人手中,形成了一种土地集体所有、个人使用的产权制度安排。在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这种制度安排的绩效远远大于原先制度设计者所预期的那样。但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向郊区逐步扩张,这种以土地为主的产权制度就显得不适应。处于城乡接合处的农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城郊的土地迅速升值,使村集体资产迅速扩张;二是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城乡结合部的经济环境大大改善,多数村集体都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兴办二、三产业,集体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一大笔较为可观的集体资产。而在原有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下,村民与集体资产产权关系的模糊,使巨大的村财缺乏一种合理运用的能力、公平分配的渠道及科学的管理制度,带来一堆的问题和矛盾。本文在文章的第一部分,针对这种产权的模糊所带来了种种矛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马垅村的实际,提出目前“城中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已打破了原有的制度均衡,改革已势在必行。 本文对于改制形式的选择,对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三种制度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广州天河、深圳横岗、浙江江东区的“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模式进行了考查和评价,结合这些地区在“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方面的一般特点。通过分析和比较,本文认为融合股份制和合作制特点的股份合作制是解决目前“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模糊问题的有效的形式,股份合作制精髓在于从产权结构、分配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建立起行为规范,为协调好社区公共利益与成员个人利益提供制度保证。 本文在第三部分,以厦门市马垅村的集体资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过程为实例,从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中的清产核资、折股量化、股权分配、收益分配、组织设置等环节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马垅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个诱致性的、嵌入社会关系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种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点。在这些制度特点下,马垅社区股份合作制尽管取得了不少的绩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政社不分、产权还不清晰、社区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等,文章的最后对于结合马垅的实际,对于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最终走向和改进方向也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真正的公司制是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最终改变方向,提出股份合作社要通过规范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以深化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加快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立法和相应配套措施的支持,加快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其他文献
莫言曾说:“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故事,会起到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作用.rn讲学生的故事——接地气.我组织了一次主题为
期刊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rn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构成、潜力的发展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儿童构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
期刊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计划实施后第一次有限售条件股上市流通这一改革事件,从所有权结构和微观市场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来检验股价信息含量对风险分担的敏感性.本文用调整的知情交易
2017年10月,《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第八卷)正式出版发行,此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担任总编,集结全国数十位学者,耗经十年完成.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期刊
中小学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教育战线中引领思想、推动工作、体现战斗力和先进性的基本“细胞”.这个“细胞”培养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中小学的党建工作
期刊
本文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课题《构建山西高校后勤“三育人”标准化体系》为依托,以本校在校师生为研究对象,在“三全育人”中以高校后勤发挥的育人功能为切入点,构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