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与制宪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zhiq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了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联,政治实践的失败究竟是因为理论本身不可实现还是实践出了问题,如果理论本身可以被实现,应当如何从理论内部逻辑探讨实践失败的原因。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讨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将民主理论本土化的西耶斯的制宪理论与吉伦特派实践。文章先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西耶斯理论的内容及其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提出的政治前景,然后根据西耶斯理论的内在逻辑推导出将其现实化所需要的条件,再应用政治社会学的方法结合法国现实将这套话语解读成现实条件,最后转入对吉伦特派的历史研究,将其执政时期的实践与西耶斯给出的条件进行比对,从理论的角度解读吉伦特派最终失败的原因。本文写作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民主政治开端,寻找其生成所需要的诸多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人民”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进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包括对人民主权的哲学构造、政治精英的努力以及公民文化的最终生成。在法国这样一个将人民的整体视为绝对主权者的国家里,主权者的出场、隐退和稳定的公民文化的形成直接决定民主政治体制的最终落实。整个过程需要一批具有爱国热忱、审慎思考精神和熟练政治技艺的精英们来整合国家,找出国家存在的内核并使之普遍接受。在新制度确立以后,政治精英应该找到一种方式将实体主权转化为形式主权最终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使民主政治真正得以诞生。
其他文献
如何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有什么特征,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大生产高度发达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的前提下,将会发生
乌托邦思想被称为一种“早熟的真理”和理想主义,展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怀,激励着人们批判现实,发现现实中的不足和肮脏的东西,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尽管乌托邦思想的设想未
18世纪,欧洲社会在经济及文化领域已然发生了巨变。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正处在康乾盛世之中,清朝统治者不断加强对海外贸易的限制。西方使团则纷纷来华以谋求商贸特权,除英国以
西汉儒学是在先秦儒学基础上,吸收融合先秦诸子思想发展并改造而成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儒家思想体系。刘向是西汉儒学转变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研究刘向的政治思想。
本文以“天理与时势”为题。所谓“天理”,指冯友兰思想中“理”等超越性观念;“时势”,指冯所面对的时代状况。冯友兰毕生的思想努力,即是在坚持“天理”的同时,试图顺应“时势”
本文是以“官僚制”为线索展开的,是一种对官僚制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研究。文章着重分析了官僚制概念的诞生和演进过程,并分析了毕瑟姆在《官僚制》这本书中对官僚制现象的论述
本文主要研究了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通过对这个理论问题的研究,对拉克劳和墨菲的思想体系进行一个全新的研究和认识,为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在当今社会发生的新的变化进
边沁的功利主义深刻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功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批判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主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边沁功利主义的论证逻辑,并阐释了功利原则和最大幸福原则
学界对公权异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对公权异化范畴理解的差异和不统一,并没有做到从唯物史观层面真正解答公权异化的本质。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这个
在中国古典儒学思想谱系中,南宋朱子是承前启后,对汉唐儒学汇聚、转化而集宋代新儒学之大成的一位重量级思想家。就儒学的内在特质而言,经世之关切始终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向,朱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