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教育叙事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皆为笔者本人,是叙事研究视角下的自我研究。笔者在赴任后的教学实践生活中发现了各种问题,诸如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课堂管理技巧、与本土教师的协调等。由此引发了笔者关于新手汉语国际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思考。首先,笔者以赴任至今的教学日志为基础,从中发现总结典型问题,包括特殊学生教育问题、与本土教师的合作协调问题等,并重新组织语言和逻辑,将文本编辑成包括故事发生的地点、突出特定故事主题的成条理清楚的叙事性文本,进行叙事研究。其次,分析实践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教育反思。主要原因包括中美教育模式差异;现阶段师资培养不够全面;新手国际汉语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学生个体原因等。分析目的是发掘日常教育生活实践的深层含义,完成教学相长的过程,获得自我成长。然后,再结合笔者自身和前人经验,分析新手汉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阶段特点。再次,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为基础,提出促进笔者等新手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最后,在总结分析后,通过笔者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做法,以小见大,分析总结体现出的孔子学院和国家汉办对培养志愿者教师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些训练培养,帮助笔者迅速适应海外工作生活,并且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乐观面对。为保证叙事报告的效度,笔者会努力克服“讨好效应”和“完美效应”,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地撰写教学日志,为叙事研究提供有效研究资料。同时进行外部求证,如向搭档教师以及其他教师求证、观看教学录像等,力求保证真实性。为尊重他人隐私,如若在教学日志和叙事报告中涉及到人名,不会出现真实名字,用代号代替。因此本研究不仅可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而且可以为笔者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促进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