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养阴益气安神法,运用百合固金汤联合黄连阿胶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失眠患者,并对比其与唑吡坦治疗结果,评估养阴益气安神法治疗气阴两虚型NSCLC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疗效。并通过分析睡眠结构、唾液皮质醇(Salivary Cortisol, SC)的变化,探讨内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海军总医院的气阴两虚型Ⅰ~Ⅱ期NSCLC失眠患者进行评估,选择90名气阴两虚型NSCLC失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予以百合固金汤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唑吡坦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同时治疗前1d、治疗第7d、14d及停药14d,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量表、Actiwatch睡眠结构监测,并在治疗前、治疗后测试患者入睡前及晨起后SC浓度。结果:共有90名气阴两虚型Ⅰ~Ⅱ期NSCLC相关性失眠患者参与此次试验,其中中药组45例,脱落2例,西药组45例,脱落3例。用药14d后,两组患者的PSQI分值、睡眠时长、入睡潜伏期、体动次数、睡眠效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有效;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总有效率(69.8% vs. 69%)、PSQI (8(4) vs. 7.5(5),P>0.05)、睡眠时长(6. 87±0.71hvs. 6.58±0.7h),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药组入睡潜伏期高于西药组(37.28±13.65minvs. 30. 12±8. 14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睡眠效率大于75%的患者人数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4d后,中药组失眠治疗总有效率降至55.8%,西药组总有效率降至26. 2%,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药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9(4)vs. 10.5(3.25),P<0.05)、睡眠时长显著高于西药组(6. 44(1.09)hvs. 5.83(0. 97)h,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动次数、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后中药组、西药组的SC早晚浓度差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药组咳嗽(22/9)、气短(18/10)、自汗盗汗(22/12)、畏寒(31/16)、乏力(34/14)、咽干口渴(25/12)症状改善明显,与西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运用百合固金汤联合黄连阿胶汤,使用养阴益气安神法治疗Ⅰ~Ⅱ期NSCLC失眠有效,其总有效率与西药唑吡坦相当,两者均能有效的降低PSQI分值、入睡潜伏期、体动次数及提高睡眠时长、睡眠效率,并且中药的持续疗效优于西药,能有效改善NSCLC失眠患者其他伴随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但唑吡坦在降低入睡潜伏期上优于中药组,能更快的让患者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