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作业工人生物效应标志物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苯作为人类致癌物,已成为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保护苯作业工人的健康,通过对苯的生产环境监测、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遗传物质的监测,了解各项生物指标在苯作业工人中分布的水平、特点,研究苯暴露人群各项生物指标与接苯工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常规职业健康监护基础上,结合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CA)的检测,筛选出更灵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为苯作业工人提供早期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济南市某大型机械生产厂喷漆车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1研究对象1.1接触组:济南市某具有完备的工人职业健康档案、工人流动性不大的大型机械生产厂喷漆车间工人。1.2对照组:该厂管理层及后勤人员。2对作业现场进行现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Gilian个体空气采样器和活性炭管进行8小时工作日连续采样3天,用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检测工作场所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3苯接触工人职业健康检查3.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3.2血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3遗传损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染色体畸变(CA)。[结果]1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各喷漆车间空气中苯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均不超过我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2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2.1自觉症状主要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和月经异常。神经系统症状以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为主;接触组两种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73%、3.85%,显著高于对照组1.61%、1.61%(P<0.05);两种症状在工龄超过10年组才有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出现较记忆力减退早。2.2接触组WBC、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LT、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接苯工龄与WBC、PLT、SOD活性、ALT都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接苯工龄增加,WBC、ALT、SOD活性值、PLT与对照的显著性差异相继出现。2.3各接苯工龄组MN、CA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苯的接触时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和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相比,与对照组出现显著性差异最早。[结论]1长期低剂量接触苯仍可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抗氧化能力和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 WBC、PLT、SOD、ALT、MN、CA发生率可以作为苯职业损伤效应的生物标志物。MN、CA、WBC是最敏感的效应标志物,ALT、SOD次之,PLT作为效应标志物敏感性最差。3接触组各项指标出现异常个体时间均在接触工龄>15年以上组,用各项指标的异常率来评价苯的健康损伤,意义不大。4建议开展苯的遗传损伤检测试验,MN更适合作为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规项目。
其他文献
文化政策是我国政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结构,是引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政策变迁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文章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政策的变迁进行简
日前,教育部制定了现有181所师范院校不得更名、不能脱帽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师范院校回归本色,坚守教师教育特色,维护师范教育体系。师范院校应该改变僵化的培养
<正>一、依据课标,明确学习目标开展探究式学习,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探究的重点应放在原理性知识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结构的构建上。为此,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认知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