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新技术企业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为其他诸如传统制造、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所依赖的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保证的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的发展程度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决定着该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产业结构和国民收入水平是否合理以及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崛起,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不可否认,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的不断壮大不仅对整个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起着"导航标"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实践表明,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高科技产业除了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其中人力资本上升为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可以看出,它与传统产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实证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证明:决定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毫无疑问,如何挖掘和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和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促进三者的最大化效应已经成为该类型企业人力资本合理配置和有效激励的关键着眼点。鉴于此,本文将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人力资本激励理论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人力资本、企业生命周期和创新型激励模式(股权激励)等研究为基础,从管理层和员工两个不同视角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实际效果,从而找出现实中构建出科学合理系统的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的渠道,以确保其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不断开发,最终通过人力资本产权结构的最优化和激励效果的最大化从根本上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