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苯丙氨酸和月桂酰氯、肉豆蔻酰氯、棕榈酰氯为原料,通过肖顿鲍曼缩合法,得到三种N-酰基苯丙氨酸钠表面活性剂(N-月桂酰基苯丙氨酸钠、N-肉豆蔻酰基苯丙氨酸钠、N-棕榈酰基苯丙氨酸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了两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较优制备工艺。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泡沫、乳化和润湿性能。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投料摩尔比、混合溶剂的体积比对制备N-月桂酰基苯丙氨酸、N-棕榈酰基苯丙氨酸两种表面活性剂产率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了上述各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得到各表面活性剂的较优制备工艺条件。N-月桂酰基苯丙氨酸表面活性剂的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温度20℃、时间5.5 h、投料摩尔比n(月桂酰氯):n(苯丙氨酸)=1:1.4、混合溶剂的体积比V(丙酮):V(水)=1.5:1,产率为86.7%。N-棕榈酰基苯丙氨酸表面活性剂的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温度30℃、时间4 h、投料摩尔比n(棕榈酰氯):n(苯丙氨酸)=1:1.2、混合溶剂的体积比V(丙酮):V(水)=1.5:1,产率为93.5%。测试了三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水溶液中的泡沫性能、乳化性能、润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疏水链长度由12增加到16,临界胶束浓度(cmc)由0.15mmol/L下降至0.02 mmol/L,同时cmc处的表面张力由34.56 mN/m下降至31.52mN/m;对帆布片的润湿性能变差;对大豆油/水和液体石蜡/水的乳化性能逐渐增强。三种N-酰基苯丙氨酸钠的起泡性能随着疏水链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泡沫稳定性随着烷基链的增加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