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阶段采用主客场淘汰制的探析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至今,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L)已走过整整十年。十年磨一剑,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作为唯一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认可并全力支持的全国性大学11人制足球赛事,自推出以来,一直秉承着“大学生自己的联赛”的理念,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致力于培养青少年足球的生力军,为大学生展现自己的球技和魅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大学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联赛经过不断的改进以及多年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在2009年后,全国要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为大学生足球联赛注入了新的动力。而现今大学生足球联赛在总决赛阶段一直采用赛会制,赛会制运用范围比较广泛,比赛队伍比较集中,比赛地点基本固定,可以避免参赛队的路途疲劳。同时可以节省部分经费。但多年来研究发现,赛会制在调动普通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以及校园足球文化培养的作用上收效并不是很好。另外在总决赛阶段各队的平均比赛场次少,运动队和运动员得到比赛锻炼的机会较少,在高校中的影响力仅仅限于承办比赛高校的校园内,无法在其他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影响,由于赛会制比赛时间紧,每天进行一场比赛,两天一场比赛,比赛密度较大对于大学生运动员的体力是极大的消耗,也不利于技战术的发挥和提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专家,以及对比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阶段的赛制,结合美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一些经验,提出在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阶段采用主客场淘汰制的构想,并从比赛的公正性、合理性以及效益型三个原则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赛制改革的教育学、社会学两个因素,切合学校、大学生联赛实际出发,得出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阶段采用主客场淘汰制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参赛队伍的平均比赛场次,提高比赛的可观赏性,丰富校园足球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可以试行。
其他文献
<正>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2013年,中国民航运输量达到3.54亿人次,以世界平均水平计算,其带来的GDP贡献与就业机会贡献分
随着经济的二元化,农村或小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另一种二元化也在突显——教育的二元化,教育质量的差距使得城乡的学生之间的“教育鸿沟”在不断加深。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