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的同时,心理发展水平往往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导致身心发展矛盾的产生。不成熟的心理让他们迷失在多元的思想文化中。加强初中生价值观教育,可以平衡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落差,帮助学生正确应对这个难题。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了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学校价值观教育被提上日程,且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家长重智轻德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本研究选取兰溪示范性农村初中马涧初中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兰溪市马涧中学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抽取10位家长和10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价值观教育的策略。调查结果表明,价值观教育存在主体需要不明确、自我意识不强烈、环境熏陶不浓郁、教育方式不恰当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教师认识存在偏差和家长重智轻德。为此,价值观教育一要厘清学生价值需要,提升自我教育能力;二要凸显教师引领作用,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三是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拓展教育方法;最后,办好家长学校,开展社区自愿者服务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