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科学的文明范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然而,在当今时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峻。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单列一章,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新时期发展中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其作为系统工程建设的挑战性也愈加艰巨。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方式提升、发展模式转变,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设计、安排给予保障,而最为根本的,是离不开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培育,通过“生态公民”的塑造,从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上来更新和倡导新的发展理念和文明风尚,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着力点。本文正是以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为主题,从整体性角度对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构建与推进作出全面地探讨。其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1、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概述。本章首先阐述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分析了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其次,本章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探析,指出当前我国存在着公民生态保护理念淡薄、生态知识匮乏、“知”与“行”的不对称性等问题。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在地位上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还没有为公民提供终身的、系统的生态教育机构和机制;在方式上,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内容上,现有的教育内容不明确,缺少系统和统一性。生态文明教育在整体上体现为分散、不连贯,并且缺乏系统性。
  2、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溯源。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早就受到重视和关注。本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教育思想、西方生态文明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追溯,认为“天人合一”、“和谐与平衡”、”尊重自然规律”的等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现代生态学的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以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而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思路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生态危机的化解提供了现实指导,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进行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理论根基。
  3、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启示。国外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早,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步入规范化轨道,其生态文明教育的构建也比较科学、完整。本章主要以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较为成功的美国、日本、英国作为典范,对各自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考察、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以汲取、借鉴相关生态文明教育经验,进一步指出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性、加强“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融合及健全政策法规等保障机制。
  4、加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践中,既要把握全局,又要立足实际,有区别有重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本文在借鉴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及其教育现状、基本国情,从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提出了加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框架和要求。同时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着重提出了具体路径,旨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视为终身教育并使其连续性得到保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一是系统地梳理了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挖掘和研究还不完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教育思想、西方生态文明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教育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这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研究的丰富和深化。
  二是深入地探究了国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典型模式。国外生态文明教育大多数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学校、政府及其它机构组织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紧密配合的科学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本文全面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的具体模式,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
  三是系统化地提出了构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本文站在十八大提出系统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高度,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本文不仅从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还着重提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模式。尤其针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阶段性特点,本文提出了初级阶段(学前、小学)、中级阶段(中学、职高)以及高级阶段(大学、大专等)的分层生态文明教育构想,突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性和各阶段教育实践的特殊性。这对之前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较缺乏完整性、系统性考量是一种弥补。
其他文献
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作为司法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涉“人、权、责”三大主题,从而被视为司法改革的“牛鼻子”。当前,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并且还出台了相关制度性规定,并将以立法方式进行改革成果巩固。如何对上述试点改革和制度文本进行合理评估和分析,进而为改革发展贡献法学知识,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除引言外,全文共分五章,约20万字。  第
学位
本文针对信用证融资,以对信用证融资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为研究重点,结合金融和司法实践,运用法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司法实践、立法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全文分六章,主要论述以下问题:信用证理论概述、信用证融资开证法律问题、信用证进口押汇融资法律问题、信用证出口融资法律问题,以及信用证其他融资方式的法律问题。本文在论述信用证进口押汇融资法律问题时,还专章论述了进口押汇业务中信托收据及其在信用
学位
  本文拟通过对代位执行制度及其理论的分析、比较、反思及总结,进而为我国代位执行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制度化建议。首先,论述了代位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代位执行与代位权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共同为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提供全面的保证。然后,分析了我国代位执行制度的立法与理论现状;立法上存在严重缺陷。主要体现在法律位阶低、权威性不高;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权利保障不充分。代位执行理论认识不
学位
  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保险利益。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保险利益的概念。对我国保险法学界一贯使用的保险利益的概念在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提出质疑,并主张保险利益的主体,在财产保险中应该是被保险人,在人身保险中应该是受益人;保险利益的客体应为保险标的,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保险利益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合法经济利益。第二部分对保险利益的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
学位
教育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是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传承创新文化责任的主要力量,是实现高校战略发展最根本、最可靠、最宝贵和最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行为直接决定高校事业的成败兴衰。因此,高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
学位
借古鉴今,温故知新,历史从来都是启迪人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民军队的历史清晰而又深刻地镌刻了党带领军队完成各个历史时期职能任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线索,孕育着国防和军队发展事业的一般规律。军史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军队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前,各种社会思潮良莠不齐,思想价值多元化以及“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等论调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冲击。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
学位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同志的坚强领导下,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扎实向前推进。从中央军委、总部到各大单位,教育整改、清理整治、监督监察环环相扣,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紧密配合,军队向上向好的风气已经初步形成。依法查处了徐才厚、谷俊山等军队大案要案,并在2015年的前三个月里连续两次对外界公开军队反腐进展,共有30名高级将领落马。特别是坚决查处、彻底肃清了徐才厚案件影响,向全社会全体官兵显示
学位
当代大学生是文化水平较高,政治基础较好的群体,他们的政治素养、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承担着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肩负着共产主义的传承和实现的伟大使命,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时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准备着,做合格的接班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在以往取得了卓越的效果,而飞速发展的经济,给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革命性
学位
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推进军事转型,当今世界大国的竞争已然从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硬实力竞争转向以文化实力为主的软实力竞争。这给我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西方国家继续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力度。作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军队而言更加注重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精神力量比拼。
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极为重视,作为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及新思想的前沿阵地,高校承担着深入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与开展正面宣传的任务,发扬并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不断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及铸魂工程。通过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及相关理论体系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