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大鼠模型小肠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谱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19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出ACS大鼠与正常大鼠小肠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导致ACS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的重要功能基因以及与肠屏障功能损伤有显著联系的信号通路类别,为进一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只),实验组予腹腔注入氮气建立ACS模型,对照组予假手术处理,建模成功后取大鼠小肠组织,运用大鼠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检测ACS大鼠与正常大鼠小肠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及KEGG Pathway分析;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部分差异基因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验证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CS大鼠小肠组织中相对上调的基因有1626个,相对下调的基因有861个;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免疫相关的生物学途径,下调基因主要参与神经功能调节相关的生物学途径;按照细胞组分分类,实验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膜系统、细胞骨架部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上调基因的分子功能主要与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相关,实验组下调基因的分子功能主要与酶催化反应相关;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42个显著上调的信号通路和18个显著下调的信号通路;4.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样品中Papss2、Faim3、Fcgr2b三个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Gprc5a、Azgp1两个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结论]1.大鼠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小肠组织的多基因表达变化;2.ACS大鼠小肠组织中大量上调基因与免疫相关,下调基因则主要与神经系统相关,提示肠道免疫屏障和肠神经系统可能在ACS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3.ACS大鼠小肠组织中Papss2、Faim3、Fcgr2b表达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上调,Gprc5a、Azgp1表达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下调,上述基因可能是AC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调控靶点。
其他文献
一.《噫嘻》主旨众说种种《噫嘻》一诗短小精悍,留给读者无数想象与解释的空间。关于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观点:(一)“春夏祈谷”说。 One. “噫 hee”
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课程由于问题和方法的多样性容易给初学者造成既繁且杂的印象,通过一个表格表明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通盘掌握本课程的知识
通过计算火灾工况下容器泄压过程的内压和壁温的变化值,并以内压和壁温为基础分别计算容器承受的总应力和极限抗拉强度的变化值,当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总应力时,泄压容器将发生破裂
动物模型是认识与控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建立动物模型的标准与方法体现着某种生命观、疾病观和方法论,它是实验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本理论赖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近代以来,随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均表明,组合梁界面处滑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对于温度和预应力引起的界面滑移和剪力流计算理论尚未见到完整的研究报道,本文第二章针对这一
目的对比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98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49例。A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80例。8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