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车轮型面演化对车辆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轮轨接触面不可避免的发生磨损,车轮的踏面外型的演化使得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列车的动力学性能,因此运用部门需要定期对轮对进行镟修,更有甚者达到了更换轮对(相当于个别镟修)、提前镟修的程度。因此,研究磨耗后轮对对车辆动力学、轮对科学养护维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车轮磨耗跟踪测量数据,从发生更换部分轮对的一个镟修周期选取1号车(首车)、4号、7号车的6组数据,通过车辆动力学计算,分析了车轮磨耗演化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车轮磨耗演化使轮轨接触点对分布变得不匀并出现横向跳跃(最大跨距达24 mm),轮对滚动圆半径差、轮对等效锥度增大,导致车辆临界速度下降,最终最大的降幅约35%。同时轮轨作用力、振动加速度等指标变大,使车辆振动幅度加剧,车辆动力学性能恶化,当走行里程约26.7万公里时,车轮踏面最大磨耗量约为1.87 mm,1号车临界速度下降到约235 km/h,各车的Sperling平稳指数均超过2.5,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安全隐患。对于4号车,在走行约13.5万公里后2位轮对踏面基点磨耗量达到约1.31 mm,临界速度降至296 km/h,车辆Sperling平稳指数高达2.76。约15.2万公里后更换2、3位轮对,临界速度提高到约358 km/h,相应的直线运行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通过曲线时由于轮对滚动圆半径差的降低导致了轮对横移量增大,形成轮缘接触,轮轨横向力骤增约1.7倍。尽管换轮初期车轮快速磨耗导致车辆动力学性能下降较快,但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因此,一方面,在个别轮对磨耗较严重的情况下酌情更换轮对,以保证动力学性能、节约维护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车辆动力学性能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改变,导致整列车提前镟修。综上所述,由于磨耗引起车轮型面的演化对车辆动力学有较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活塞杆搬运机械手可实现活塞加工过程的自动化,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因此,设计了一种搬运机械手,并基于Solid Works软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首先,通过分析
新型消防船具有强大的综合消防能力与灵活的船舶操纵性能,其动力装置与对外消防系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本文阐述了系统的控制对象与控制要求,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
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的并发症如血栓栓塞事件、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且在老年人群体中患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
泥石流活动机理和启动判据是泥石流灾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陇南市武都区受复杂地形、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和极端降雨天气影响使得武都区一直是全国泥石流灾害高发地区之一,武都地区发育数十条活动频繁的泥石流沟,本文选取区内泥湾沟、马槽沟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开展泥石流活动机理以及爆发泥石流的临界降雨量研究。在众多泥石流模拟软件中,Flo-2D和RAMMS被广大学者认可程度较高,其中Flo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但是目前的研究只考虑了细胞外的5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没有考虑代谢机理、细胞内物质浓度的变化及重要的中间产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