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UV)导致的光老化,是外源性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其典型组织学改变是各类型基质细胞的失能和各类型纤维蛋白的降解和比例失调。脂肪干细胞基质胶(ECM/SVF-gel)是脂肪通过一系列机械过程处理后的产物,含有大量浓缩的有功能的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目前主要作为自体填充剂和被应用于美容外科领域。由于其细腻的质地,它克服了传统脂肪移植不能使用进行锐针精确注射的缺点。这项研究旨在评估SVF-gel真皮注射后对抗皮肤光老化的可能性与有效性,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逐渐增加的UVB能量照射裸鼠皮肤共八周,每周四次,建立裸鼠光老化模型。治疗组采用人脂肪制备的SVF-gel真皮内注射,同时设置临床对照组分别采用同体积Coleman脂肪移植和外用维A酸涂抹,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盐水治疗。通过皱纹显微摄影、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光老化皮肤表征与胶原成分。检测了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一步对比各组间局部胶原合成、光老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UVB照射后,裸鼠皮肤质地粗糙,皱纹深度、宽度明显较未照射组增加,出现真皮层变薄等典型光老化表现。显微摄影可见SVF-gel较Coleman脂肪颗粒更为细小,定量后发现其直径约Coleman脂肪的1/10,可进行鼠真皮内注射。治疗6周后,SVF-gel,Coleman脂肪和维A酸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修复表现,皱纹情况、厚度均优于临床对照组。组织学检测可见,SVF-gel治疗组可更好地重建小鼠皮肤脂肪层,并增加真皮胶原密度,增加Ⅰ型、Ⅲ型胶原比例。通过成纤维细胞定量与功能染色可见,SVF-gel治疗组虽不能显著刺激其增殖,但可增加局部Ⅰ型原胶原原肽(PINP)的分泌与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浓度。我们还发现SVF-gel中含有大量的大前体复合物(Large Latent Complex,LLC),为共价结合并保存无活性TGF-β的前体肽复合体,其含量超过脂肪组织的3倍以上。SVF-gel治疗后,在转录因子水平,可部分逆转光老化改变,优于其他治疗组,而其中腓骨蛋白5(Fibulin-5)则成为SVF-gel明显区别于脂肪移植组的基质蛋白。结论:SVF-gel颗粒细腻,其移植物可在真皮层内存活,在鼠UVB照射模型中显示出强烈的抗光老化作用。SVF-gel增加了局部TGF-β1的浓度并刺激成纤维细胞以产生PINP,从而增加了 Ⅰ型胶原胶原,使真皮层增厚并改善细纹。本研究提出了 SVF-gel作为脂肪产品在抗衰治疗领域的新的可能性,提示SVF-gel有潜力成为“填充”与“抗光老化”二合一的有力抗皱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