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大主导立法及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立法权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宪法、立法法、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最主要的立法主体,理应在立法活动中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多年来,我国人大立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人大主导立法",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应然"命题。由于长期被虚化,我国立法的"实然"状况是:"长期以来实际上是政府部门主导立法,立法中的行政色彩浓厚"。基于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性作用。2015年新修改的《立法法》也将四中全会提出的"人大主导立法"写入法条中,使其转变为法定要求。人大主导立法是指全国及有立法权的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其他立法主体相比,具有应然和法定的地位,在立法活动中定目标、定方向,居于主导性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立法工作应当由人大来主导,是由人大的地位与性质以及立法权的属性所决定的。人大主导立法,应当由外部和内部双重机制来保障。外部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保障、我国人大与政府立法的和谐共处以及公众参与立法保障机制。内部保障机制既包括明确我国人大与其常委会之间的立法权划分,也包括完善立法规划、立法起草、法案到法、立法监督阶段的保障机制以及加强立法队伍建设。
其他文献
人工岛的建设必须对人工岛建设过程中以及人工岛建成后对周围水环境空间海洋物理、海洋生态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与分析。本研究依托天津港东疆第二人工港岛工程,采用数学模
函数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FPCA)已经成功应用在许多领域,但它主要研究的是单样本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种新近发展的函数型数据分析的理论——函数型共同主成分(CFPC)分析方
在许多研究和应用领域,数据呈现海量性、连续性等特点。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今社会数据分析的需要。函数型数据的产生为现代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