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颞下颌关节症状的客观定量分析,探讨牙合型与颞下颌关节症状之间联系,通过比较牙合板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症状,初步探讨牙合板治疗一定时间后对颞下颌关节症状的影响。材料方法:1、按骨性分类将76例患者分为A、B、C三个组,采用颅颌指数(CMI)分别评价三个类型的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比较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情况。2、采用Conti回忆性问卷初步筛选出41例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颅颌指数(CMI)对牙合板治疗前后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症状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价患者牙合板治疗的效果。结果:1、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间功能障碍指数(DI)和颅颌指数(CMI)有差异。2、TMJ功能障碍指数(DI)和颅颌指数(CMI)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1),反映患者治疗后颞下颌关节临床功能的改善。结论:1、骨性Ⅲ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其颞下颌关节症状较骨性Ⅰ类患者明显。2、牙合板治疗能显著缓解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