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vanc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教师反思日益受到英语教学研究者和英语教师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因此,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有关英语教师反思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仍存在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总体来说,理论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致有五点,即英语学科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反思内涵界定不清;教师反思与教学情境没有完全契合;学科教学目标没有得到重视;教学反思有偏离专业化发展方向的趋向。实践层面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完善的配套机制。本研究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在厘清反思的原初含义和英语课堂互动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概念。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是文献法,研究目的是构建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概念,改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使用效率,建立与学生共生的“生活课堂”。本研究参考了大量教师反思和英语教师反思研究文献,拟探究如下几个问题:  1.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内涵是什么?  2.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3.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本研究梳理了教师反思、英语教师反思以及英语课堂互动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研究主题。本研究没有停留在反思原初含义的讨论上,而是以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以英语课堂互动为对象,确立起具有英语学科特性的教师反思——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是在学科教学目标、教师个人特质以及情境的影响下,英语教师基于已获得的课堂互动知识基础上,对课堂言语互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和连续的探究式思考过程。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本质是对课堂互动、对技术以及对专业工作的探究式思考。探究式思考指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是一个“思考与行动交相缠绕的一个促使疑惑转变到释疑的过程”。课堂互动是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对象。课堂互动指的是英语课堂中的师生言语互动;对技术的思考指的是英语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反思时,首先要思考的是何种技术可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专业工作的思考指的是课堂互动反思是对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同时,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是以已获得的课堂互动知识为基点,以课堂互动知识的变化为反思效果衡量标准的反思。前者指的是英语教师参与课堂互动反思之前已拥有或多或少的课堂互动知识,进行反思时,会以这类知识为基点进行探究式思考;后者指的是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效果需以教师所拥有的课堂互动知识变化为标准。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特征主要有三个:突出学科专业特性,融合实践理论化和理论实践化,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发展路线。突出学科专业特性指的是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可以重构和建构课堂互动知识,这类知识可以突出学科专业特性。实践理论化指的是通过课堂互动反思,教师可以明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内隐的体验、理解、领悟,提升教学能力;理论实践化指通过课堂互动反思,教师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更恰当地应用于实践中。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发展路线指的是英语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反思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力量才能进行下去。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运行机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思维过程,影响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因素,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与英语课堂互动知识之间的关系。  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思维过程主要指教师的反思思维依照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解决方法循环。影响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因素有三种:学科教学目标、教师个人特质、情境。学科教学目标是保证英语“学科专业”的关键,也是制约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最重要的因素。学科教学目标主要分为认知教学目标、情感教学目标和动作技能教学目标三大类。教师个人特质大致分为态度和资质两方面。态度主要指虚心、专心、责任心等方面;资质主要指勇气、自信心、兴趣等方面。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拥有良好的资质是克服反思过程中所遇困难的保障。情境也是影响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重要因素之一。情境主要分为两类:宏观情境和微观情境。宏观情境指的是课章以外的情境,比如说缄默文化、集体主义以及权力等级等东方社会文化特征对教师反思的影响;微观情境指的是课堂内的情境,如时间、地点等因素对教师反思的影响。这三部分联系紧密,在理论层面指引着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方向。  在操作层面,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还需有关课堂互动研究成果的协助。已有的相关研究为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提供了互动形式和互动功能的基本类别、分析课堂话语的方法以及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自我评估系统。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英语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反思提供参照。  本研究还进行了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反思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四位英语教师的互动反思日志的深入分析,发现四位教师更关注课堂言语互动的重要性;关注的要点更多;反思也更深入。最后一点主要体现在反思思维的变化上,即教师判断问题更为准确,分析问题更为完善,解决问题更为务实。基于四位教师课堂话语的转录文本,还发现教师参与互动反思之后,课堂言语互动中蕴涵的学生学习机会更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控制话题的次数更多;教师话语更凸显教学目标;支架式课堂话语增多。除此之外,四位教师使用课堂互动策略更为灵活。而且,一些教师在参与课堂互动反思之后,学习教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而且对于英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培训以及英语教师反思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职前教师教育,英语学科知识课程、学科教学法课程以及教育实践课程需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课堂互动知识,鼓励师范生发展互动知识,养成反思习惯,为未来的教师生涯做好准备。对于在职教师教育,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课堂互动反思,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挖掘和积累课堂互动知识。另一方面在培训课程中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反思途径,帮助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反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