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SAB,SAC及其分子药对配伍对HSA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过程中CCL2,CCL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6组:(1)正常组(2)人血清白蛋白组(简称模型组)、(3)PDGF-C抗体组(简称抗体组)(4)丹酚酸B组(5)丹酚酸C组(6)丹酚酸B,C按1:1组分配伍组(简称:配伍组)。同步化24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HSA诱导。抗体组、丹酚酸B组、丹酚酸C组、配伍组(统称为治疗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共同培养,于24h、48h、72h分组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K-2细胞PDGF-C、PDGFR-α、CCL2和CCL3的定位及表达水平。分别采用WST-1法、DTNB法和TBA法测定SOD、GSH及MDA的含量。结果:1.PDGF-C的检测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PDGF-C阳性表达为棕黄颗粒,表达部位主要位于HK-2细胞胞质。2)WB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4h、48h及72h三个时间点治疗组PDGF-C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2.PDGFR-α的检测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PDGFR-α阳性表达为棕黄颗粒,表达部位主要位于HK-2细胞胞质。2)WB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4h、48h及72h治疗组PDGFR-α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72h时间点抗体组及配伍组PDGFR-α相对表达量较丹酚酸B、C组显著降低(P<0.05)3.CCL2的检测结果1)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CCL2阳性表达为绿色荧光,表达部位主要位于HK-2细胞胞质。2)WB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4h、48h及72h三个时间点各治疗组CCL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5),其中,72h时间点抗体组及配伍组CCL2相对表达量较丹酚酸C组显著降低(P<0.05)。4.CCL3检测结果1)免疫荧光化学检测结果:CCL3阳性表达为绿色荧光,表达部位主要位于HK-2细胞胞质。2)WB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4h、48h和72h三个时间点各治疗组CCL3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减少(P<0.05)。5.SOD、GSH和MDA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24h、48h及72h各治疗组SOD和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内比较,配伍组SOD和GSH含量均较其他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24h、48h及72h各治疗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配伍组MDA含量较其他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酚酸B、C及其药对配伍对HSA诱导HK-2细胞PDGF-C、PDGFR-α、CCL2及CCL3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可有效增加SOD、GSH的含量及减少MDA的量。推测丹酚酸B、C及其药对配伍通过干预PDGF-C/PDGFR-α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反应等途径,从而有可能在延缓RIF的进程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