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皮质电刺激对铁致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脑内FP-1及HO-1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FeCl3溶液建立外伤后致痫大鼠模型,对模型组局部病灶进行脑电图的连续性观察,了解其致痫过程中脑电图的变化;2.探讨高、低频硬膜外皮质电刺激治疗的效果、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观察经高、低频硬膜外皮质电刺激对致痫组脑内FP-1及HO-1的影响。  方法:实验一:通过银丝电极连续性观察实验二中40只SD大鼠在Fecl3溶液建立癫痫动物模型过程前后2h的脑电图。其中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n=6)、盐水对照组(n=6)、模型组(n=28);各组均安装颅内电极。模型组采用皮质内注射FeCl3溶液建立癫痫模型;盐水对照组采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对照组只钻孔,但不注射。实验二:成年雄性SD大鼠126只,根据高频(100Hz)、低频(20Hz)电刺激随机分成7组:手术对照组(n=18)、盐水对照组(n=18)、低频刺激对照组(n=18)、高频刺激对照组(n=18)、致痫组(n=18)、低频刺激治疗组(n=18)、高频刺激治疗组(n=18);再按照时间点(1d、5d、15d)对各组设亚组。每组均安装电极,致痫组、盐水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同实验一组。治疗组同致痫组建模方法,刺激对照组同盐水对照组方法,但都给予硬膜外皮质电刺激。模型建立后,刺激对照组及治疗组给予硬膜外皮质电刺激,在各时间点观察和记录硬膜外皮质电刺激对致痫大鼠行为学表现、脑电图改变、脑内FP-1表达及血清HO-1水平变化。  结果:1.致痫大鼠皮质内注入FeCl3溶液6min(中位时间)后,大鼠颅内脑电图开始出现间断性痫样放电。在12min(中位时间)后,脑电图中可观察到突出于背景的快节律高波幅异常放电,以及痫样异常放电由左侧向右侧半球快速扩散的过程。同时可观察到大鼠全面发作的行为改变。2.在大鼠硬膜外皮质电刺激后,高、低频治疗组中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减少;发作次数也相对的减少。治疗组FP-1及HO-1与致痫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实验对Willmore致痫模型早期颅内电极脑电图连续性改变的研究,观察到建模过程中痫样放电及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2.高、低频硬膜外皮质电刺激对铁致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增加脑内FP-1的表达,减少血清中HO-1的浓度,对创伤后癫痫大鼠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2020年7月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信息中心主持开发的"e地质"系统成功登陆北京市政府主办的"北京通"手机客户端,开始上线试运行。本次登陆将拉近社会公众与地质行业的距离,推动地质科普知识的传播。
期刊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的提出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良好的正面效果,现阶段国内也进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海绵城市的核心在于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而雨水的收
目的:研究MicroRNA-134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中CREB及磷酸化CREB在难治性癫痫患者及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中的表达,以探讨MicroRNA-134、CREB及磷酸化CREB在难治性癫痫发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院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中央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提高站位、转变观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重点突破”为主线,强化“三性”(地质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