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专注于思考人性、人生的作家,约瑟夫·康拉德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出对双希文化接纳中有所冲突、拒绝中不失反思的特质。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合称双希文化,两者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流。在两千余年的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双希文化在冲突中前进,共同构筑起西方文化的大厦。希腊精神注重理性与德性,希伯来精神强调灵性与罪性。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共同建构起康拉德的文学创作,使得他的小说得以突破一般意义上的丛林、航海等冒险小说的范畴,走向了更为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表层的叙述之下隐藏着深厚的双希文化冲突。论文前言回顾了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的发展以及地位,为切入康拉德研究作准备。首先论述希伯来文化传统在康拉德小说中的体现,主要从作者生平、圣经意象与幽暗意识等三个角度入手,采用传记批评、原型批评等方法,分析康拉德小说中的希伯来文化传统。接下来讨论希腊文化传统在康拉德小说中的体现,包括海洋小说中英雄精神与航海精神以及康拉德对斯多葛主义的承袭。随后继续深入研究课题,探讨康拉德小说中的双希文化冲突的表现,主要从自救与他救、罪感与德感等角度,分析由于康拉德精神世界中的双希文化冲突而产生的矛盾现象。论文最后探析康拉德小说中双希文化冲突的原因,从个人经历讲,父亲去世,引发他以苦难质疑上帝,基督教身份与骨子里对上帝的质疑是冲突的深层原因,从西方文化传统来说,基督教文化传统受到冲击,康拉德也受到影响,使得他无法认同基督教等同于西方文化,但是面对人性罪恶与殖民主义,他又必须给出解决办法,基督教的普遍主义观念令他不敢用希腊精神置换。透过康拉德的小说创作,可以对西方文化传统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也是这位伟大的作家遗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