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艺术心理学贯穿在整个声乐学习与实践中,歌唱的心理至始至终都影响和支配着歌唱技术及歌唱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活动的高级行为是歌唱心理意识外在的生理反应,歌唱艺术是人的心情艺术。声乐的学生、老师和演员都知道,歌唱活动离不开感觉、意识、记忆、想象、情感、思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多方位去感受理解歌唱内在与外在的艺术规律,将复杂的、摸不着看不见的生理过程心理化、简单化和自动化。使我们改变原来的认识,歌唱不仅是可听的,而且是可见的、可感的、可想的。在声乐的演唱中,通过心理的想象作用会消除很多的紧张情绪,会自觉地、富有感情地演唱,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想象会丰富演唱者的形象思维能力,深化情感思维能力,增强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思维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本课题主要从三方面着重论述想象在演唱中的运用,首先对想象进行简单的概述,从中引发出想象与演唱的关系。然后对想象在实际中的运用做了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想象在发声技术、情感体验以及临场演唱的心理调控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对想象力的培养以及作用做了简要的总结。随着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心理学与声乐学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声乐心理学,为声乐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在对声乐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想象与演唱的关系以及在演唱中的运用。它对怎样才能把想象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演唱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声乐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对研究目标从心理学、声乐学、美学三方面作立体分析,进行综合的立体研究,在理论上进行理论创新。本人在校学习期间一直致力于声乐演唱学习与实践教学活动,对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熟悉,对心理学的知识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积累的一定的资料,并且在实际的演唱中关注想象的实际运用,尤其是在进行教学方面时,对想象思维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因此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是很有信心的。本人除了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自身演唱实践与教学实践,也经常与专业老师、教授进行多次探讨。我国的声乐心理学起步比较晚,对于想象思维方面的资料相对有限,但是根据众多的优秀艺术家的经验总结与自己在实际演唱和教学中的亲身体验,采用比较、分析、论证的方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与论述。希望更多的声乐演唱者能在实际演唱中,多方位思考,乘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道路上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