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漏洞传播蠕虫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及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zheg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网络蠕虫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威胁日益增加。网络蠕虫已经成为计算机使用者遇到的最普遍问题。它的传播不仅可以占用被感染主机的大部分系统资源,对目标系统造成破坏,同时,还会抢占网络带宽,造成网络严重堵塞,甚至使整个网络瘫痪。目前的网络蠕虫大多利用软件漏洞的方式。另外黑客技术的普及和编写蠕虫技术难度的降低,使得从漏洞发现到攻击程序产生,最后形成大面积爆发,周期越来越短,而控制清除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如何对网络蠕虫进行检测、预警和应对,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介绍一些著名的网络蠕虫入手,根据它们的行为给出其定义,并分析与传统计算机病毒的区别。然后对网络蠕虫的工作流程,功能结构和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等进行阐释,并根据蠕虫的传播手段提出一种分类方式,另外总结了有关网络蠕虫的研究领域。接着专门针对基于漏洞传播的网络蠕虫,分析其传播策略,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以及攻击手段,为提出这类网络蠕虫的检测方法打下铺垫。传统的蠕虫检测采用特征匹配的技术,需要不断更新特征库,才能保证检测到最新的蠕虫。在更新前用户系统就可能被新的蠕虫侵入,这就要求特征库要即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厂商采用异常检测的方法来提取蠕虫特征。但是现有的异常检测需要大量的分析资源,小型网络都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在本文中探讨了基于蜜罐技术的轻量级蠕虫检测技术,该技术依靠蠕虫传播相似性的特点,可以利用较少的资源在检测到网络中的蠕虫,并可以提取出这些蠕虫的特征发送给模式匹配引擎。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蠕虫异常检测方法,它通过统计TCP SYN包和UDP包来发现新蠕虫。根据上述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检测系统,分别对特征检测子系统,蜜罐子系统和异常检测子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且该系统通过了测试和验证。最后对已有工作进行总结,并且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纠删码存储系统规模不断增大,庞大的节点规模导致其节点失效成为一种常态。传统失效数据重构方法导致恢复时间长和更高的前端I/O延迟。因此,为了保证纠删码存储系统中数
随着集成电路深亚微米工艺技术进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也使嵌入式系统得到巨大发展。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因其设计周期短、开发成本低及可复用性高等
由于超顺磁效应的影响,磁盘存储密度增长已经遇到瓶颈。现有的位于探索阶段的磁技术之中,瓦记录有希望使磁盘存储密度提高2.3倍多。虽然瓦记录具有提高磁记录密度的优点,但是
矢量化是当今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和CAD/CAM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大部分研究的是工程图纸的矢量化。而对于手绘雕刻图案的矢量化,由于其具有复杂多变、曲线多、不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家用电器和数码设备的迅速发展以及家庭网络技术日益成熟,数字家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实现设备智能互联互通的UPnP(通用即插即用)技术的出
在木材贸易中,木材材种精确识别已成为木材加工业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使用的传统的材种识别方法,受各种因素影响,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对木材的快速、大量识别要求。因此,提高木材
几乎在所有岩体中都存在节理裂隙,这些不连续面不仅影响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而且有时会成为控制岩体强度和变形及破碎的主要因素。大量实践证明,获得精确有效的岩石节理的几何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综合信息网络逐渐形成了三层结构:最底层的是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底层工业控制网络,位于第二层的是企业内部网,最上面的是Inte
传统的数据中心使用多个x86架构的大型服务器构建计算集群,这样的集群往往拥有成千上万瓦的功耗,电力成本在集群设施总体构建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未来可扩展超级计算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WSN主要任务是监测环境。它的事件突发性和多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