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户外公共空间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是提升户外公共空间整体质量,改善城市形象,以及提高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分析了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相关因素,并从城市建设的主要设计阶段讨论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对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的影响,以及各个设计阶段兼顾热环境改善所能达到的程度;基于户外热环境的气候决定性特点,提出以夏季遮阳作为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改善的基本要求;按照使用者的目的和行为特点把城市户外公共空间分为三种基本空间:穿行性空间、集散性空间和休闲性空间,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基本户外公共空间的功能特点、场地要求和适宜的遮阳方式。对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中心的周围街道穿行性空间和广场内的部分休闲性空间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热环境参数测量,其中对步行道尝试采用了模拟人行走方式的热环境动态测量方法,实测结果说明了夏季城市户外公共空间遮阳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热环境改善措施,同时也说明了步行道应有连续行道树遮阳的必要性,并对行道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地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户外公共广场空间热环境设计思路:首先分析广场空间的基本情况和热环境属性,即通风、日影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场功能要求对广场的人流组织和空间布局提出初步方案;然后结合人流分布特点、活动规律将广场空间分区为穿行性空间、集散性空间和休闲性空间;再进一步分析分区后各空间的容量、视线、遮阳、通风以及使用者对该空间的要求等;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绿化和其他景观的布置,在不能利用绿化遮阳的地方,补充其他辅助遮阳设施。最后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进行了广场空间热环境设计尝试。本文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进行了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设计探讨,以期对未来城市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设计和已有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财政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面对而又必须妥善解决的
网络中心战是将军队的情报、监视、侦察系统及通信、指挥与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一个无缝隙连接的信息网络体系,各级作战人员利用该网络体系交流作战信息、了解战场态势、
提出城市园林游憩活动谱的概念,运用游憩替代性理论,对绵阳有代表性的城市园林进行游憩活动参与频率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游憩活动进行归类,从而构建城市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9例)采用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
本文综合评述了国外近年来对二乙醇胺溶液因 CO2导致的化学变质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和工厂检测结果。
<正> 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组织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价值工程学术交流会于1984年3月,在重庆举行。会议得到了四川省机械厅、重庆市经委、市机械局有关领
海南历史文化是海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海南地方高校聚集了海南的优秀知识分子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具备进行地方文化特色研究的物质条件,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也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而有序地进行,就像生物体,城市也是一样。可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规模的物质形态建设呈现出新区建设与旧城改
航行体出水运动过程中,附加质量逐渐减小,在一些研究其出水运动的模型中,只考虑了随状态变化的附加质量值,而没有充分考虑附加质量的变化过程。本文通过建立航行体出水运动物
文章归纳并阐述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监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做为实际工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