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是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中论述的核心范畴,他紧紧抓住自然这个概念,清晰地梳理了一条马克思哲学思想内在发展的逻辑线索。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基础,进行文本研究,对书中第一章“马克思和哲学的唯物主义”,第二章“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进行重点分析,同时对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指出其所存在的不足。希望能给施密特自然观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文章由四个部分构成:在第一章中,首先阐述了研究马克思自然概念的重要意义,接着对施密特的思想来源进行历史考察,回顾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并对其自然观进行分析,接着对施密特本人及其著作进行简短的介绍,逐渐揭示出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观”。第二章,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施密特的马克思的哲学观,施密特认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的性质”,因而人不能离开实践去看待自然。第三章,主要介绍施密特“人化自然观”的理论。施密特认为马克思哲学与哲学唯物主义具有本质的区别,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感性的自然,批判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批判了列宁的反映论。施密特指出了马克思自然观的非本体论性质:认为将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唯物主义区别开来的是其社会——历史性质。并对马克思自然观的非本体论性质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介绍施密特的双向中介理论。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中介理论是施密特自然观的核心,是“人化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并对几种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在这里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观做出了新的诠释,同时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施密特在双向中介理论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既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重要理论意义,也肯定了物质的本体存在,这一物质既包括“人化的自然”,也包括“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中,施密特看到物质变换是一个双重的过程,即自然被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这就说明,施密特的“双向中介”是对马克思的正确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想资料,我们应充分地予以吸纳。但施密特的思想是不彻底的,在对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专题论述中,他把第二自然简单还原为第一自然所以也就难免落入他一直所反对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中,这是其理论的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