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这一领域的利用率逐渐优化,依赖性也随之提高。计算机网络攻击作为出现时间较晚的新攻击手段,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的增长使各国网络空间遭受侵害的可能性和程度大大提升。在国际社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法律作为反映特定时期实践活动特征的产物,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由于人类的生存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有限,不可能做到预测到未来发展的全部状况,因而法律中的某些具体规范的内容必然会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发展而相对滞后或者需要对其重新加以认识,而计算机网络攻击正是如此。它有很多特性与传统攻击手段并不相同,需要人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挖掘。现行国际法在规制计算机网络攻击方面存在法律空白,相关的国际实践有限,通过个别事例抑或是暂时现象都无法准确断定其内在特征和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将国际法完全套用到网络空间中去。同时,计算机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害不容小觑,受攻击国很可能因此而造成基础设施全面瘫痪的不利后果。如果未对受攻击国的权利加以规定,使其在此种情况下仍不能合法维护本国安全,那也有违宪章的本意,也影响着国际秩序的稳定。所以,国际社会必须要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加以有效规制,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力求更合理地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对未来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但是由于国际社会中各国核心利益、价值需求、政策倾向、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至今在国际层面上对计算机网络攻击问题都未能达成很多的共识,由此引发了诸多国际法方面的问题。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诸多西方国家在网络空间这一领域占有不可比拟的绝对上风,他们对计算机网络攻击行为摸索探求地较早也更为深刻,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反复强调“互联网自由”和“人权保护”的观念态度,普遍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攻击行为纳入“武装冲突”的范畴,体现出了明显的政治意图。而中国在网络空间属于相对劣势的角色,起步较晚,也缺乏相关专家对计算机网络攻击行为的潜精研思。但中国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强调“国家主权”的适用性在网络无形空间中也不例外,并且始终秉持“禁止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的坚定立场以应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反对西方网络霸权。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通过认真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当下国际新形势、代表性事件及法律文件,运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式方法,从多方面研究了与计算机网络攻击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从计算机网络攻击基本概述开始,逐步深入,剖释目前计算机网络攻击具有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分别阐述了解决建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选择计算机网络攻击进行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加以评析,说明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攻击概述”介绍并评价了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不同定义,辨析了计算机网络攻击行为相比较于传统军事行动所存在的特别之处,研究了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演进变化,并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存在的优势进行分析,归纳出当下计算机网络攻击日益频繁的原因。第三部分“现行国际法规则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适用”阐述了现行国际法规则对计算机网络攻击适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国际社会对此问题在法律解释和政策立场上的分歧,并分析了分歧的内在原因。第四部分“规范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国际立法进路”从国际立法层面提出规范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完善建议。第一是从软法规范方面,分析了软法规范在解决计算机网络攻击问题上的优势,软法规范制定方式,并列举了代表性国际立法文本;第二是从硬法规则方面,分析了硬法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国际法新规则的制定形式;最后,阐述了软、硬法结合对于规范计算机网络攻击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中国应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立场与困境”分析了中国当前应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基本立场及此种立场产生的原因,并从内、外两方面阐述了当下中国在应对计算机网络攻击时所面对的现实困境。第六部分“中国规范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法治路径”从法律层面为中国如何更好地应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增强网络空间话语权、推动国际法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