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心理情景剧的辅导方式,根据访谈编制辅导方案,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为例,探究心理情景剧的实践效果。首先,对尹美琪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信度以及效度的验证。其次,对黑龙江不同类型三所高校700余名大学生进行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调查;随后招募筛选出64名《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在92-112分之间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参照小样本实验设计对被试进行分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组间和组内前、后测以及追踪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情景剧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辅导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经验证,尹美琪修订的《生命意义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不高。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有恋爱经历、是否患有躯体疾病的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居住地、是否接触过他人死亡经历的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心理情景剧能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并且在活动结束一个月后依然存在效果。心理情景剧有效的提升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技术与手段。(4)通过梳理访谈内容而得出的心理情景剧的疗效因子有:心理情景剧的相关技术、领导者的支持与鼓励、辅导过程中的总结与分享、良好的团体氛围等。
其他文献
2011年面世的微信是一款面对手机用户的即时通信软件,上市3年用户便已经超过6亿,影响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其在2012年7月推出的公众平台,让微信的内涵更加丰富,广受欢迎,成为企
Siegler(1996)指出对数学认知策略的研究可为探讨整个认知策略打开一扇窗。近年来,不少研究文献表明数学表现可能依赖于个体所使用的认知策略,且研究者逐渐注意到数学认知策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