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设计发变电站的接地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变电站的接地网能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的将故障电流排泄入地,从而将接地网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以及最大电位升高控制在安全限值之内,同时保证运行人员和电力系统发变电设备的安全。近几年,国内新建的变电工程大多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且由于征地困难等诸多因素导致变电站占地面积较小,特别是气体绝缘变电站(GIS)。一些专家学者综合扩大地网面积和深垂直接地极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改善恶劣地理条件下接地网接地性能的措施——斜接地极。斜接地极相互之间的屏蔽作用以及与水平地网之间的屏蔽作用均小于垂直接地极,因此长度相同的两种接地极,斜接地极的利用系数要高于垂直接地极的利用系数。本文基于加拿大SES公司开发的CDEGS接地工程计算软件,建立接地网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单根斜接地极在不同形状地网中的最优布置方式,得出斜接地极布置在地网四角或边缘位置时最利于地网降阻;斜接地极与垂直方向夹角为60°且布置于地网四角时降阻效果最好;研究了均匀土壤中不同面积正方形、矩形地网中从斜接地极最优布置规律以及对地网均压的效果,得到斜接地极对于面积在100×100(m~2)以下的中小型地网降阻均压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斜接地极敷设的根数和长度;分析了不同入地短路电流注入点对地网均压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土壤的电阻率通常沿纵深和横向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很难遇到完全均匀的土壤结构。在高土壤电阻率以及不能用常规方法埋设接地装置的地区,采用长垂直接地极或深井接地与主地网相连是一种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斜接地极作为一种新的降阻方式,有必要和垂直接地极进行降阻均压效果的优劣对比。本文对不同土壤结构下斜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对比后发现均匀土壤中相同长度的斜接地极较垂直接地极的降阻率要高;水平分层土壤中接地极的降阻效果取决于实际土壤结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降阻措施。本文还分析了各段斜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的泄漏电流的对比以及上层土壤厚度对斜接地极降阻效果的影响。结合论文以上的研究工作,根据周口地区2个110kV变电站原有接地网的具体情况,运用斜接地极完成了降阻的初步设计。达到了工程安全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