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而多元,传统的社会管理手段已逐渐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变化,党和政府主动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分权化改革,走创新社会治理之路。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实践均表明,现代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助人活动,在提供专业服务、解决群众困难、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载体,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北京市全面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已初步形成了以促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培育社会工作机构为目标,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支撑,全面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但目前北京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发展基础较弱,相关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创新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本研究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在社会治理的背景之下,以北京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切入点,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北京市三个不同城区的三个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深入访谈机构总干事、一线社工、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社区骨干,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角度把握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脉络,深入探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和内容,厘清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各个治理主体(政府、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认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治理过程的主要贡献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通过研究发现,首先,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通过执行社会福利政策的服务、依据社区需求开展的服务和提供政策倡导服务这三个主要途径得以实现。其次,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实则是协调各个社会治理利益主体关系的过程,其最终通过促进各主体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达成,构建多元协同的参与式服务治理格局。再次,其对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建立官民沟通纽带,促进上下联动与官民合作;二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提升公民参与和公民意识;最后,针对其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制度环境,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以及理顺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信任关系等方面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