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兴起,顺应“双创”的社会背景,高科技上市公司的效率投资问题引起学者重视。然而中国的高科技上市公司面临比较严重的融资约束,其内部的高管也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公司的非效率投资。效率投资是公司提高利润的基础,但随着资本市场地扩大,非效率投资现象却频频出现。目前学术界主要以传统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见。本文从CSMAR和Wind数据库中选取2007年至2016年关于沪、深两市全部166个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首先,借鉴KZ指数建立Logit模型,对融资约束程度进行度量,同时借鉴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相应的改编,进而对非效率投资程度采用多元线性面板回归的方法进行度量。其次,分别对融资约束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高管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与高管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最后,通过对高管过度自信的指标衡量方法进行替换,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政府角度,提出推行缓解公司面临融资约束的政策;从公司角度,提出加强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健全高管薪酬绩效的制度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建议对策。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在于:(1)融资约束与高管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产生正向相关性影响,即融资约束与高管过度自信会导致非效率投资,并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2)基于企业的异质性,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3)丰富度量指标,在投资-期望模型中加入资产负债率对非效率投资进行衡量,同时增添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