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科学、规范和传统的《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一脏腑推拿》。 方法: 1.文献研究 回顾中医推拿主要古籍文献以及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查阅古籍及现代有关推拿的诊疗、病案等,收集从古至今有关脏腑推拿治疗疾病的病种、具体操作方法、疗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针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类,甄选出优势病种并分别进行系统评价及Grade分级,从而对脏腑推拿治疗相关疾病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且按照国际标准对文献进行推荐,形成《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一一脏腑推拿》初稿。 2.德尔菲(Delphi法问卷调查 采用Delphi法进行专家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要求遴选专家,按照文献研究结果和技术操作规范编写标准设置相关问题,采用计算均数、不重要百分比、频数的方法,对每轮问卷中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进行总结,并将分析结果在下轮问卷中反馈给专家,经过两轮问卷,形成修改后的诊疗方案,提交给专家共识会议讨论解决。 3.专家共识会议 专家共识会议是针对文献研究与调查问卷中较突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讨论。针对脏腑推拿的文献研究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研究问题,甄选出相关专业领域(如针灸推拿科或是骨伤科)的专家,进行评审和组内讨论,从而对结果进行分析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形成《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一一脏腑推拿》(中稿)。 结果: 运用《中华医典》收集脏腑推拿相关的中医古籍文献,检索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VIP和万方数据库)及外文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共获得符合要求的现代文献1114篇,依据甄选出的优势病种进行系统评价与Grade分级,在基于循证证据拟定的推荐方案初稿基础上,编制专家调查问卷,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调查问卷共发放50份,收回37份,剔出不合格问卷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36份,应答率为74.00%。第二轮问卷共发放39份,共收回有效问卷34份,应答率为87.18%。在第二轮问卷中专家意见已经较为集中统一,因此结束咨询。继而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和专家问卷调查情况中的疑问与异议,最终通过专家会议的论证,确立了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规范的《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一脏腑推拿》文本。 结论: 基于严格的循证医学原则和方法,对与脏腑推拿相关的临床研究性文献进行广泛搜集。筛选后并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后,提取出关于本病临床实践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广泛咨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统计、处理问卷结果,综合基于循证的证据等级和专家意见反馈,最终形成科学、规范和传统的《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一一脏腑推拿》文本。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一一脏腑推拿》文本是推拿预防和治疗疾病标准化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的制定将为中医推拿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将循证指南制定方法和专家意见征询法有机地结合,为日后制订其他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推拿疗法临床实践指南的推荐方案提供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