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黄济津”工程是近年来党中央为解决天津市缺水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措施,北大港水库是该工程唯一的调蓄水库,但“引黄水”经北大港水库蓄存一段时间后水质咸化,氯离子浓度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已严重地威胁到天津市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分析引黄水在北大港水库蓄存期间水质咸化的原因,得出了“引黄水”水质咸化受北大港水库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象影响,以及引黄水入库前水库底水水质及水量的影响的结论;提出了一个北大港水库初步改造方案:即在水库中加设导流装置,合理地、科学地利用水库的容量,人为引导库内水体流态,以期推迟混合,使出水满足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
本论文在实验室以及北大港水库旁进行了增设导流装置后的动态模拟研究,连续监测水池中氯离子浓度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模拟水池内修建导流墙对减缓水质混合、咸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异重流影响致使此作用有限,对北大港水库而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风的扰动有加速盐的扩散速度和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的作用,风对水质咸化及污染防治有一定影响。
3.将出水口与进水口设在同一位置或附近位置,且出水口高度大于总水深的一半以上,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
4.从获得的实验数据和质量传递理论出发,得出了导致“引黄水”水质咸化的最主要因素是盐碱土传质作用的结论。
5.根据模拟试验对水质模型选择做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适合的零维模型,并利用实际情况简化模型,简化后的模型参数减少,求解容易,所需原始资料也大为减少,通过另一组相关数据的验证,相对误差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