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有效供给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的剧烈演变,出现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库存过高和高端产品紧缺等问题并存的状况。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积极去库存、化解过剩产能,更需要企业通过投资完成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来扩大有效供给。企业基于市场提供的信息改变供给行为,只有洞悉市场对企业投资行为和企业技术的调节机制,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效率,才能更好地完善产业政策,帮助中国制造业走出发展瓶颈,因此,本文用市场景气状态刻画市场信号,针对市场景气状态影响下企业投资行为与技术效应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基于市场景气状态的企业投资项目选择模型,结合生产函数和利润最大化条件,以及投资会同时改变投入要素数量和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基本思想,通过逻辑归纳和数理推导得出不同市场景气状态对企业投资行为及其技术效应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市场景气状态较好时,企业倾向于投资简单扩大再生产的项目,资本劳动比提升少;市场景气状态较差时,企业倾向于投资提升技术水平的项目,技术进步会使得资本劳动比提升更多。在产品和投入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企业要素收益率的差异取决于两种项目中各项要素的边际产出以及资本劳动比差异,市场景气状态不同时,要素收益率变化的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其次,构建企业所处市场景气状态的指标,采用中国2005-2015年1524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不同市场景气状态下企业投资的技术效应。在统计分析中,利用均值、方差和分位数等描述指标分析了不同市场景气状态下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资本劳动比变化的差异以及要素收益率变化的差异;在实证检验中,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不同市场景气状态下企业投资行为对资本要素收益率影响的差异,并据此分析不同市场景气状态下企业投资行为的技术效应。通过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当市场景气状态较差时,企业投资行为更加谨慎,用资本替代劳动的程度强,要素收益率提升多,投资对资本要素收益率的正向影响大,投资的技术效应更显著;当市场景气状态较好时,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加乐观,用资本替代劳动的程度弱,要素收益率提升少,投资对资本要素收益率的正向影响小。当市场景气状态好时,企业更易投资过度,更易导致投资潮涌和产能过剩;当市场景气状态差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盈利水平。因此应完善公司治理相关法规,在市场景气状态好的时期加强投资监管,增强对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