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下协同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zhihu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雷达组网技术的发展,目标突防过程中容易受到敌方各种搜索、跟踪和制导雷达的威胁,众多不同载频、脉宽、带宽和调制形式的雷达信号在战场中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为了保护目标成功突防,协同干扰在对抗雷达组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协同干扰效果评估作为衡量干扰后组网雷达的作战能力,是反映干扰机突防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受到对抗双方多种因素的影响,快速合理的评估结果有利于干扰方及时改变干扰策略,对干扰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协同干扰效果评估和干扰资源分配进行建模,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评估结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信号在时域存在脉冲丢失的现象,提出基于间歇采样的叠加转发干扰样式,通过控制叠加参数可以产生位置更灵活、干扰距离更远的欺骗或压制效果;针对众多雷达信号在频域所占据的频谱较宽,单部干扰机无法满足干扰要求的缺点,提出基于DRFM技术的功率协同和时间协同干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验证了协同干扰的有效性。其次,在干扰效果评估中,分析了不同干扰样式下时域、频域、空域和干扰样式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建立了影响因子效益矩阵。根据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以组网雷达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作为评估指标,提出以“干扰机对不同距离上干扰效果的加权和”作为协同干扰效果评估的目标函数,建立了协同干扰效果评估模型。分析了不同干扰策略下,对组网雷达的干扰效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当对抗双方雷达和干扰机较多时,针对传统的遍历算法无法快速找到最佳的干扰资源分配策略问题,将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在协同干扰资源分配中,并针对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在干扰资源分配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收敛的缺陷,分别对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干扰资源分配和干扰效果评估,验证了改进的算法在提高收敛速度和避免局部收敛具有显著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在阐述国内外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光纤内部自发布里渊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作用机理,根据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了其瞬态耦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中发生的故障主要是由其内部产生的局部放电引起的。因此,国内外专家对其在线监测技术已展开了广泛研究,以确保GIS的正
雷达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雷达系统设计、分析、试验和评估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基于“XX雷达仿真”项目,对其中的杂波生成和信号处理仿真的设计和实现进
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传递,人们习惯上将多种模态的多媒体组合到一块,共同来阐述所需表达的语义信息。因此,对于跨媒体形式的检索的研究对于数字媒体的理解和检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定位技术日益向短距离、高精度方向发展,应用环境从室外向室内转移,涌现了许多有效的室内定位技术。其中,RFID技术以其非接触、自动识别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UHF频段RF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压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交通控制、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车牌识别系统(License Plate Recognition)便应
学位
无线光通信具有不需申请频谱、信息容量大、功耗低、安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应用中备受关注的一种通信手段。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