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相关研究表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在一些常见实体瘤(如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其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相关,ERCC1表达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指标之一。目前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为晚期食管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但第二代铂类药物奈达铂由于其较小的肾毒性及消化道反应,现正广泛应用于食管癌化疗。本研究通过检测晚期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并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与奈达铂化疗后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含奈达铂联合化疗疗效的关系,为晚期食管癌患者选择化疗药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Ⅳ期食管癌患者共102例入组,予以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同时进行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期疗效评估。最终有84例患者按规定完成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疾病控制率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无进展生存时间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比率模型。[结果]所入组84例患者,84例患者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88.1%(74/84),总疾病控制率为36.9%(31/84),其中表达强度为<4者(-)者10例,4~5(+)者49例,6~7者(++)22例,>8者(+++)3例;男74例(88.1%),女10例(11.9%),年龄≥60岁47例(56.0%),<60岁37例(44.0%)。所有患者均具备明确术后病理诊断,病理类型全部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19例(22.4%),中低分化65例(77.6%);KPS行为状态评分为90分57例(67.9%),80分22例(26.1%),70分5例(6.0%)。在单因素分析中,疾病控制率与ERCC1表达强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无进展生存时间与ERCC1表达强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近期缓解率与无进展生存期均同样与ERCC1表达强度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8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应用奈达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时,ERCC1表达阴性(<4)及弱阳性患者(4~5)相对于强阳性患者(≥5)疾病控制率更高,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故此类患者更加适合奈达铂用药;肿瘤细胞高分化患者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优于中低分化患者,此类患者预后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