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社会支持研究
【出 处】
:
吉林财经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长江下游某居住地块将变更为公共管理、住宅和公共服务用地.为了保证人体健康,需对该地块内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质量进行调查.布设土壤取样点11个,地下水取样点5个,地表水取样点3个,分别采集了43个土壤样品、6个地下水样品、3个地表水样品,对样品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地块土壤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建设用地相关标准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不属于污染地块.
某铁矿-390 m中段5盘区采矿进路在多中段开采影响下大面积来压,造成部分进路围岩破坏严重,对后续掘进极为不利.为此,分析了采矿进路极破碎顶板产生的原因,提出注浆加固技术,并给出了实施方案.将该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
为了解某关停电镀作坊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对作坊场地及周边地块用地历史和区域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确定了土壤调查污染物和采样深度,并进行了钻探施工、样品采集及检测.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污染物均未超过相应筛选值,判定该地块符合第一类居住用地标准.
为研究魏家地煤矿北1103综放工作面增设通防巷后底板的损伤变化特征,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回采工作面增设通防巷前后底板的应力、变形以及破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设通防巷后,对整个采场底板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仅对通防巷底板的局部范围内的稳定性有影响;在不同推进步距下,通防巷底板的卸压程度大于通风巷和运输巷,充分采动后,通防巷底板卸压深度约为20 m,通风巷和运输巷底板卸压深度约为10 m;通防巷两侧巷帮的位移量关于巷道中心近似呈对称分布特征,而底臌量则关于巷道中心呈非对称分布,其中靠近回
露天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伴随高倾角陡坡、潜在崩塌危岩体、不稳定排土场和堆弃渣体等矿山地质灾害问题.针对灵山矿区地质灾害问题,对矿区进行了现场调查与勘测,将隐患按照灾害性质进行了分类,并分析引发灾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理措施分析,提出恢复矿区环境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