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耐候钢T接十字交叉焊缝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候钢具有一般钢材的优质特性又能发挥无需涂装的防腐性能,在我国钢桥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焊接是钢桥的主要连接方式,焊接过程中构件会经历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导致焊后会在焊缝周围存在数值较大的残余应力。已有研究表明焊接残余应力会对结构的抗疲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满足构造细节和承载力的要求,钢桥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繁杂多样的交叉焊缝,其对应残余应力分布将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交叉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其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残余应力测试试验和仿真模拟是目前常用的研究手段。然而材料高温热物理性能数据不足是导致焊接模拟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原因。目前国产耐候桥钢高温力学性能资料匮乏,需针对桥梁耐候钢开展常、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因此,本文以桥梁耐候钢Q345q DNH为背景,研究了其常、高温力学性能参数;针对预设及未设过焊孔的T接十字交叉焊缝构造采用测试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规律。其后基于断裂力学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桥梁耐候钢T接十字交叉焊缝构造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主要工作包括:(1)介绍桥梁耐候钢以及交叉焊缝构造在钢桥中的发展和应用,分析了交叉焊缝构造的应用现状,指出对于交叉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相关研究较少;介绍了国内外桥梁耐候钢常、高温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力学性能参数、高温本构模型等研究现状,总结得出不同国家、不同型号的桥梁耐候钢高温力学性能差异明显;介绍了桥梁耐候钢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方法、考虑因素等方面分析指出,桥梁耐候钢焊接结构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疲劳性能相关研究较为匮乏。综合分析指出,对于这些研究不足亟需进行相应的系统研究。(2)针对国产耐候钢Q345q DNH开展了8种不同温度下(20℃~700℃)的单调拉伸试验研究,得到了该钢种主要力学性能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的演化规律,建立了Q345q DNH高温本构关系模型,为此钢种焊接热模拟提供关键的数据基础。(3)设计制造了预设及未设过焊孔的桥梁耐候钢Q345q DNH的T接十字交叉焊缝试件,试件底板厚度为16mm、加劲肋厚12mm。通过盲孔法对T接十字交叉焊缝试件表面进行了焊接残余应力测试试验,探究了残余应力在纵、横向以及整体平面内的分布规律。(4)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桥梁耐候钢T接十字交叉焊缝试件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具体分布形式。采用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讨论了是否开设过焊孔对焊接残余应力大小、分布规律的影响。(5)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和Franc3D的交互应用,实现预设及未设过焊孔的桥梁耐候钢T接十字交叉焊缝裂纹扩展模拟,在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基础上,计算了试件的疲劳寿命,讨论了构造形式改变以及焊接残余应力引入对试件疲劳性能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钢桥的构造设计以及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化工产业飞速发展,危险货物的运输需求量增加。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危险货物生产地与消费地处于不同地区且距离较远,利用多式联运能够很好满足这样的需求。由于危险货物事故发生具有低概率、高风险的特点,多式联运涉及多种运输方式、运输与转运环节,而时间的不同会对风险和成本产生影响,通过网络优化合理分配网络流量、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能有效降低多式联运风险、满足政府监管部门与运
一氧化碳(CO)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具有抗炎、抗菌、舒张血管、细胞保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然而固载方法不理想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与功能的可设计性等优点,在载药方面有着大量的研究,在气体装载方面也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本文通过高温真空活化制备了具有Fe(Ⅱ)不饱和配位位点(CUS)的铁基MOFs材料,并研究其装载与释放CO
道路客运“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载客汽车需求量逐年上升,道路旅客运输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但另一方面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营运车辆交通安全监管水平亟待提升。驾驶员作为车辆的操作者,其驾驶行为是影响交通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天气、道路、车辆等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已有不少学者对驾驶行为展开研究,然而受限于数据纬度、体量,对于驾驶行为的识别不够客观、全面,且大多仅分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国际间贸易需求较为旺盛,铁路集装箱运输也因其兼具了集装箱运输的高效便捷和铁路运输的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取得了快速发展。在集装箱铁路运输中,集装箱一般无法依靠同一运输设备从运输起点直达运输终点,通常需要经过集装箱转运站进行中转,而在当前便利化的运输条件下,集装箱在线路上的运输时间因运输设备速度的限制而相对固定,因此集装箱运输可优化的时间多集中在集装箱中心站内。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网联车的普及,道路上的交通流在未来较长时段内将转变为由智能网联车和人工驾驶车组成的混合交通流。由于智能网联车在驾驶行为方面与人工驾驶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加入会对原有交通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此类混合交通流的特性例如稳定性、基本图、安全性等与原有交通流相比发生变化。为探究智能网联车加入后交通流特性的变化情况,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在其基础上考虑更全面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此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汽车保有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高速公路有着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等特点,在公路网中承担着干线的重要作用,其客运量和货运量逐年上升,里程也在逐年增加。在高速公路的合流区内,由于汇入车的换道汇入行为,往往会影响主路车道上车辆的行驶,造成交通流紊乱、行车延误增大、车头间距减小、行车速度降低、车辆多次换道、多个车辆同时换道等情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寻求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能够有效缓解牛鞭效应、降低整体运营成本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模式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而对于企业来说实施VMI的重点就是对库存管理和配送决策进行联合优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节能减排问题日益关注,企业在制定各项决策时应该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考虑到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
以往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依靠传统调查数据,但随着城市化加快,传统调查数据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而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大量智能数据的出现为推进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大数量且连续性强的数据。本文将基于智能公交数据研究公交乘客关于是否选择换乘路径出行的路径选择行为。在基础数据准备方面,本文沿用和发展前人基于智能公交数据推算乘客上下车站点和换乘识别的研究,运用A市的智能公交
目前,我国面临“垃圾围城”困境,生活垃圾正在侵染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威胁着生物的存续。垃圾分类是建设“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举措,能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城市环境。当前,风风火火的前端分类后,由于中端分类运输和后端分类处置尚未完善建立起来,“垃圾混装”等现象严重影响垃圾分类进程。因此,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垃圾分类的研究多集中在前端分类收集和
在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一直以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24.85亿吨,其中公路货物运输总量342.64亿吨,占比65%。近些年货运量递增,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物流业也融合发展,货运市场“小而散,乱而杂”的局面逐渐突出,线下交易转变为线上交易所带来的交易的虚拟性和信息的不透明性增加。各平台都面临相同的难题:如何评定平台上车主或货主的信用等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