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干燥的桑树叶2.7kg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醇提液浓缩后用水分散,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正己烷提取物107.5g,乙酸乙酯提取物12.4g,正丁醇提取物11.9g。将醇提后的桑树叶进行水煮,经正丁醇萃取,制得正丁醇提取物13.8g。利用柱层析、HP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对正己烷提取物和醇提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提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22个单一化合物。通过波谱性质并结合文献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正三十四烷醇(1),-谷甾醇(2),茄尼醇(3),蔗糖(4),(6S,9R)-roseoside (5),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3-O-β-D-葡萄糖苷(6),5,5′-二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O-β-D-葡萄糖苷(7),腺苷(8),bridelionoside C (9),山奈酚-3-O-β-D-槐糖苷(10),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1),东莨菪苷(12),icariside B (1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5),东莨菪内酯(16),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17),马栗树皮素-7-O-β-D-葡萄糖苷(18),3β-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醇-2α-O-β-D-葡萄糖苷(19),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20),葡萄糖乙醇苷(21),没食子酸(22)。其中化合物6、7、10、11、19、21系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依据对干燥的桑树叶正己烷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分离的结果可知,正己烷层提取物中,含量较多的是脂肪醇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正三十四烷醇(1)和-谷甾醇(2)的总含量占桑树叶正己烷层提取物重量的3.4%和2.3%,占干燥树叶重量的0.2%和0.1%;正丁醇层提取物中,含量较多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及紫罗兰酮类化合物,其总含量占桑叶醇提正丁醇提取物的1.0%和1.1%。
其他文献
创造思维能力是现代科学教育培养学生认知、情感和心理的首要的教学目标。当前新课改特别强调了一代新人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中学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中学物理
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认知机制是由情境认知、自我认知和目标认知三个阶段构成
本文对低温流体汽蚀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初步的实验研究,是基于常温流体汽蚀现象研究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低温流体因其在物性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产生了有别于水汽蚀的汽
0引言西南某水泥公司4500 t/d熟料生产线的水泥磨系统的预粉磨系统采用KS-L型立式精细选粉机,本文就KS-L立式精细选粉机安装调试经验进行介绍。1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基本组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常规组5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