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效率及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xiao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阶段往往会消耗大量能源与资源,甚至会产生危害自然环境的行为,并由此引发了项目环境风险问题。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的今天,项目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环境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尽管项目管理者采取诸多措施来满足监管部门对项目环境风险的要求,然而这些措施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工程项目的环境风险,其实质仍是“重管理,轻效率”。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的管理效率,如何合理评价监管部门对环境风险的管理绩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环境风险管理效率的形成机理,有必要深入研究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方法,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决策依据。由此可见,本文选题为《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效率及绩效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环境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给出了论文框架结构。其次分析了环境风险管理效率的特征和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环境风险管理效率的形成机理;并依据工程项目单项管理指标的环境风险本底值和运行值,提出了单项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效率指标,建立了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效率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风险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析分析法(FAHP),阐述了环境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过程;并采用案例研究的形式,对某市医疗救助中心项目的环境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绩效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对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创新之处为:(1)从工程项目环境风险角度揭示了风险管理效率形成机理;(2)提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3)建立了环境风险管理效率评价模型。
其他文献
宜居环境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和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在"以人民为中心"城市发展理念下,宜居环境建设的开展是一个社会过程和复杂的社会行动系统。社会行动系统包括行动有机体、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子系统,以及相对应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与潜在模式维系的四类功能要求。宜居环境建设引入社会行动系统理论,通过对多元行动有机体在建设中的适应性分析、差异性行动主体下的建设目标构建、制度建
表面血栓生成和细菌感染是导致体外血液循环装置及留置器械等血液接触类器材失效的重要原因,表面接枝生物活性分子是赋予材料表面抗血栓及抗菌性能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的抗
为改善桥梁伸缩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冻害问题,本试验成功制备了加入聚丙烯纤维的超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对其进行了抗冻性能研究,采用先干搅再湿搅的搅拌工艺,并以试件质
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汽车逐渐走向新能源化。锂离子电池具有放电电压平台高、自放电小、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车动力之一。然而,随
指称概念是弗雷格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而难解的概念.达米特从语义作用的角度阐发了弗雷格的指称概念,论证了指称概念等同于语义值概念,论述了弗雷格指称概念在意义理论中的重要
角色动画一直是虚拟现实、游戏、电影或者动画制作软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于实时角色动画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人体运动的模拟一直
传统的能源器件大多为平面刚性结构,虽然坚固耐用,但对于实现器件的可穿戴来说,较难满足微型化、轻量化、柔性化、集成化的要求,这正是目前的应用瓶颈。纺织材料作为天然的穿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领域明显受工作温度范围的限制。消费级电子设备要求的工作温度通常在-20~60℃,基本与常规锂离子电池极限工作温度一致;然而,为了适应地域和季节温度差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