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的商事登记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限制了生产力发展,尤其不利于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为了激发市场活力和大众创业热情,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各地情况不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也各不相同,调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专题,能有效形成不同情况的参考意见,进一步推动全国各地不同情况的改革效率。2014年以来,文成县通过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府管理落实到实处,市场经营主体数量随之增长迅速。本文以服务型政府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为基础,以文成县商事登记深化改革为研究论题,通过对当前文成县商事登记深化改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注册资本认缴随意、先照后证制度下各审批部门配合衔接不完善、拟被动退出市场主体数量逐年增多、电子化登记存在问题等,从各角度剖析原因:行政监管部门未转变监管理念、市场经营主体的主体意识缺位、政府部门对信用体系推广力度不够、商事登记涉及各部门联合意识不足、市场主体登记退出意愿不强,并结合文成县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各方面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即:完善市场主体退出监管机制,实现商事登记全县全覆盖,加强认缴注册资本理性引导,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商事登记”,形成“铺设线下全覆盖登记窗口,以’互联网+商事登记’为主要登记趋势,便利清理拟退出市场主体”的商事登记形式,使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便利实效,为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