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DWI及ADC值对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发病率占首位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常见的扩散方式,本研究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值测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及腋窝淋巴结性质进行定性诊断价值。   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01月期间,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共收集37例乳腺肿块性疾病患者,收集21例乳腺癌患者,1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其中在DWI成像中显示清晰,并可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的肿大淋巴结共28枚,其中12枚为转移性淋巴结,16枚为良性增生淋巴结。以15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乳腺病灶、正常乳腺及淋巴结的ADC值,运用SPSS17. 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乳腺病灶的ADC值及不同病理类型病变ADC值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用SNK q检验行多重比较; 对转移性肿大淋巴结组与良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组ADC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ADC值临界值的确定,采用恶性组95%可信区间的上界来确定鉴别诊断乳腺及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计算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   结果:(1)正常组、良性组及恶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841士0.801×10-3 mm2/s, 1.410士0.099×10-3 mm2/s,0.942士0.148×10-3 mm2/s。三组间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7,P<0.05),对组间均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恶性组平均ADC值低于良性组和正常组的平均ADC值(P<0. 05),良性组的平均ADC值低于正常组的平均ADC值(P<0.05)(2)取乳腺癌组的95%可信区间的上界1.010×10-3 mm2/s来确定鉴别诊断乳腺癌的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分别为85.7%,87.5%,88.0%,90%,83.3%,73.2%。(3)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平均ADC值: 浸润性导管癌为浸润性导管癌为0.878士0.1165×10-3 mm2/s,浸润性小叶癌为 1.047士 0.174×10-3 mm2/s,导管原位癌为 1.187士 0.023 ×10-3 mm2/s,髓样癌为 0.94×10-3 mm2/s。对前三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平均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83,p=0.003,p<0.05);两组间比较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5)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浸润性小叶癌与导管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5)。(4)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与良性增生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872 士 0.102×10-3 mm2/s,1.061 士 0.122×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5)。(5)取转移性淋巴结组的95%可信区间的上界0.937×10-3mm2/s来确定鉴别诊断乳腺癌的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分别为87.5%,75%,82.1%,82.4%,81.8%,62.5%。   结论:   1)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的ADC值存在统计学差异。2)以ADC值1.010×10-3 mm2/s为诊断乳腺癌的阈值,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3)不同类型乳腺癌 ADC 值变化存在一定差异,ADC 值测量有助于部分病理类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4)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增生淋巴结的ADC值存在统计学差异。5) 取ADC值0.937×10-3mm2/s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阈值,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6)DWI 作为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性、价格适宜的功能成像手段,从分子水平采用定量ADC值对乳腺病变及腋窝淋巴结进行定性诊断,具备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乳腺病变扫描的常规序列。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是全世界致死及致残的主要病因,在中国已成为致死及致残的首位原因,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变异与太原地区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4-2017.1期间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
目的:  1.构建以透明质酸为淋巴系统特异结合靶头的阳性大分子造影剂透明质酸-二乙三胺五乙酸-钆(Ⅲ),对其相关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其生物安全性以便应用于磁共振造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