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因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独特理化性质(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巨大的表面效应等)而备受关注。纳米银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纳米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催化、超导性能及杀菌消毒活性,商品化产品几乎无处不在。纳米银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大大增加向环境释放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其对环境、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因此,对纳米银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拟南芥为受试植物,以等浓度A矿处理作为阳性对照,从形态、生理、细胞超微结构和基因转录水平上比较纳米银和Ag+对拟南芥营养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显示,拟南芥经3.0mg/L的AgNPs和Ag+处理2周后,AgNPs处理组鲜重和根长分别下降53.9%和41.4%,Ag+处理组没有显著变化;AgNPs和Ag+处理组植株中的花青素含量分别上升为对照的5.99倍和3.8倍,但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36.5%和18.8%。同时,金属离子吸收测定结果显示,2.5mg/L AgNPs和Ag+处理2周后,叶片中的Ag含量分别达到3137μg/g与804.7μg/g;并且AgNPs处理组中K、Fe、Zn含量分别降为对照的71.4%、50.3%和49%,而Ag+处理组没有显著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3.Omg/L AgNPs处理可使拟南芥细胞变小,叶绿体内基粒片层变薄,嗜饿颗粒增多,内囊体结构受损,出现AgNPs颗粒聚集现象;而Ag+处理没有明显改变拟南芥亚细胞结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AgNPs影响了SOD、APX等抗氧化酶基因及PIP2;1、SIP1;1等水调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并且影响春化途径中VIN3、VRN2、FRI、FLC的表达变化,致使开花控制关键基因AP1、FT下调,从而延迟开花。综合上述结果表明,AgNPs抑制了植株生长,损坏了细胞的结构,改变了基因转录水平,影响了开花,并且证明其毒理作用不是由于AgNPs释放的Ag+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