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大新是新时期从南阳盆地走出来的平民作家,是南阳作家群和文学豫军的领军人物,也是军旅作家的代表性人物。在周大新的创作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取材于南阳盆地的乡土小说。本文以“伦理叙事”为切入点,从家族伦理、情爱伦理、人际伦理三个方面,对周大新乡土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探讨其创作的独特意义与艺术价值。周大新乡土小说的家族伦理叙事,体现了作者对血缘亲情伦理的理性审视。一方面家族规范作为一种文化隐喻和伦理诉求,使得家族血脉延续、家族精神承传,另一方面家长专制导致的人伦悲剧,揭示出家族文化存在的泯灭人性的弊端。通过文本分析认为,在传统家族伦理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表现了作者对传统家族伦理优质精神的呼唤与寻求。周大新乡土小说的情爱伦理叙事,表现出性爱分离的文化张力。作者笔下的传统婚姻伦理大多为无爱的忍让维持或贞节观念的承袭坚守;爱情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往往受到事业、物质、权力等多重挤压而被遮蔽或悬置;乡土女性追求本能欲望,颠覆了传统道德训诫,却又无奈地徘徊在性爱的道德边缘。通过文本分析认为,周大新的乡土小说揭示了性爱分离背后的伦理冲突和文化根源。周大新乡土小说的人际伦理叙事,书写了乡土人情的异化与重建。随着乡土中国的现代性转型,乡村社会的巨大变革冲击着传统乡村的人际关系,作者在小说中表现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情冷漠和乡村政治市场化导致的道德困惑等人际伦理危机,同时又通过乡村女性形象、乌托邦救赎和宗教皈依等方式,表达了在乡村人际伦理失序下构建一种理想精神家园的愿望。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探讨,认为周大新的乡土小说深刻地表现了传统的乡村伦理文化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冲击下的阵痛、颓败与困惑。在这种乡村社会大变革中,作者既有对盆地乡村传统封建伦理的彻底批判,也有对传统伦理异化的审视反思,更有对传统美好伦理的深情呼唤,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当代作家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