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非经典MHC-Ⅰ类分子HLA-E,HLA-G和HLA-F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其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目的:本研究探讨非经典的MHC-I类分子多态性是否与中国汉族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肝细胞癌(HCC)发病有关。方法: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1)乙肝不合并肝癌组(N=81;男/女=67/14;平均年龄为41.3±11.3岁);2)乙肝感染合并肝癌组(N=39;男/女=37/2;平均年龄为51.7±9.5岁);(3)复杂乙肝感染组(n=31;男/女=23/8;平均年龄为46.1±11.5岁)。另有267名健康中国汉族人群作为对照。使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检测15个SNP位点;另外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HLA-G基因3’非翻译区(UTR)上一段长650bp的片段。原始数据使用Novosnp.GenAlEX和GENEPOP等软件进行遗传学统计分析。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包括:(1)更新了在健康中国汉族人群和乙肝/肝癌患者人群中24个SNP位点的频率数据;(2)四个位于HLA-E、-G和-F上的SNP位点(rs17875380rs41557518,rs114465251和rs115492845)与对乙肝或肝癌的易感性相关;(3)发现了这24个SNP位点连锁不平衡(LD)的方式;(4)提供常见的HLA-E、-G和-F等位基因在健康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频率数据;(5)阐明了HLA-G基因的3’非翻译区(UTR)的基因结构;(6)6个位于HLA-E.-G和-F上的单倍型(H4,H8,H11,H14,H15和H16)与HBV或肝癌的发病相关联。结论:本研究不仅提供可靠的数据作为健康人群的参考基线,而且对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多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能够对乙肝病毒和肝癌发病的免疫学和遗传学机制给出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