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发生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特别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其人口分布格局变动非常剧烈,并出现了很多与西方城市化时期不完全相同的人口地理现象,如区域尺度上,出现了人口一体化增长特征,不同于传统核心集聚外围扩散的模式;城市尺度上,在大城市内部已经出现郊区化现象的同时,国家和区域层面的人口仍然继续向它们周边集聚,也不符合先城市化再郊区化的已有模式。基于这些背景,本文在西方及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人口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根据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格局变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针对我国发达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空间演变模型,还对苏南地区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上的人口分布演变格局、过程和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1)区域人口空间演变的外在表现是区域人口分布格局及城镇体系的变化,实际上取决于各个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数量大小,本质是各个城市人口净迁入量的相对变化。受大量迁移人口的影响,我国发达地区的区域总人口快速增长,但是区域人口集聚重点逐渐从传统首位城市下降到区域次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增长加快,乡村地区人口也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城市体系结构趋于复杂化,最终进一步发展成城市群、城市连绵带。  (2)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上,还体现在城市人口在空间布局上的集聚与扩散,本质是不同圈层人口迁移量的相对变化。受大量迁移人口的影响,我国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很快,但是城市内部人口增长最快的并不是中心区,郊区已经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重点区域,高密度人口空间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原有乡村人口也开始增长,最终形成一个都市区甚至大都市圈。  (3)我国发达地区区域和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不仅受到传统乡城城市化、城际人口迁移流的影响,还受到区域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由于外来人口多是来自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主要以打工为目的,他们在迁入目的地选择上倾向于迁入就业机会较多、成本较低的区域,从而导致区域层面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制造业城市成为它们的首选,城市层面上的人口集聚热点则是郊区中的重点开发区域。  (4)我国人口空间演变是多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人口迁移一般规律起着主导作用。在区域尺度上,全球化导致我国区域人口空间演变趋向于全球城市体系下的分工;在城市尺度上,政府的各项引导政策加速了人口规模增长和郊区化。多种力的叠加大大加大了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速度,改变了我国人口空间演变的节奏、强度和复杂性。  通过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将进一步深化我们对我国发达地区区域和城市人口空间演变规律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现代人口地理过程,进一步丰富世界人口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其他后发展地区的人口布局调控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宁波海湾生态环境资源是宁波市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宁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及重要的物质基础。要解决宁波海湾生态环境资源面临的发展、保护和开发问题,首要前提是要查清宁波海湾各种生态环境资源如土地、植被等要素的现状和演变过程和变迁规律,即可为宁波海湾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参考数据,辅助政府职能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与生态环境的建设。本文以宁波市涵括的几个
中央决定在全国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如何巩固并扩大“三讲”教
学位
2016年11月11日晚,马云洋洋洒洒有关“消费如何拉动经济”的演讲结束之后,2016年双十一交易额定格在1207亿,在主持人“有请阿里巴巴CEO张勇”的声音之后,那个在马云身侧入场
尉健行同志在最近的一次视察中指出。为什么党中央反腐败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就在于纪委作为一个监督机关,在行使监督职能上还不够得力。尉健行同志的
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制度背景的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内部以及城乡间要素流动路径与格局发生着剧烈变化。劳动力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就业部门和就业区域的变化给
学位
学位
学位
江泽民同志指出:“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开好有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就是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矛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