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在中枢神经系统通常表现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其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感性性疾病的60%以上,其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可借助于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与其它颅内感染性疾病相鉴别,生物标志物检测在监测结脑患者病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判断疾病的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研究价值。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指一些恶性肿瘤在非直接侵犯和非转移的情况下,而引起的神经和(或)肌肉损害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它并不是由肿瘤转移或侵润、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而引起的副作用,其病程长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癌肿的大小及生长速度也不平行。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除寻找原发肿瘤外,检测经典的副肿瘤综合征生物标记物,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本课题拟通过检测RV2623抗原、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抗CV2抗体、抗MA2抗体,以期发现有助于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的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8例(CG1组):选取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28例(CG2组);选取对照组患者18例(MG组)。应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脑脊液RV2623抗原、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抗CV2抗体、抗MA2抗体水平,判断各项指标在各组含量有无显著性差异,各指标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CGl组脑脊液MBL水平较CG2组与MG组明显升高,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57.1%,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84.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Rv2623抗原与MBL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72。CG2组脑脊液抗CV2抗体水平较CG 1组与MG组明显升高,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48.2%,阳性预测值为61.3%,阴性预测值为7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2。CG2组脑脊液抗MA2抗体水平较CG1组与MG组明显升高,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57.1%,阳性预测值为68.4%,阴性预测值为88.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脑脊液抗CV2抗体水平与抗MA2抗体水平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92。结论: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RV2623抗原水平较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v2623抗原水平升高可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提供依据;2、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MBL水平较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BL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生物标记物。3、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脑脊液抗CV2抗体水平较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V2抗体升高可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提供依据。4、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脑脊液抗MA2抗体水平较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MA2抗体升高可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早期诊断提供依据。5、脑脊液Rv2623抗原水平与MBL水平具有正相关性,脑脊液抗CV2抗体水平与抗MA2抗体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