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资源短缺和供应危机等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隐患,为实现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迫在眉睫。新能源行业最核心的部分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及科研成果的规模大小,这不仅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持,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融资体系来引导。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闲置或集中偿债,使企业财务风险增加,长此以往可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新能源行业融资结构的选择进行研究,有助于缓解企业自身融资压力、促进新能源行业良性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已经在中国A股市场成功上市的141家新能源公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别采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来研究新能源行业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运用统计及对比分析法研究新能源行业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并从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三个方面研究传统能源行业及新能源行业融资结构异同,进而归纳总结出新能源行业融资偏好;二是运用统计分析法从偿债、营运、成长、盈利能力四个方面分别对新能源上市公司当前经营管理业绩特征进行分析;三是从反映企业偿债、盈利、营运、成长能力的若干候选指标中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符合条件的主成分因子,最终构建一个综合评价因子来表示企业综合经营绩效。四是以构建出的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因子作为因变量指标,以反映企业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的相关数据分别作为自变量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三类融资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新能源企业自身特性来分析新能源行业不同融资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新能源行业内源融资率与企业综合经营绩效正相关;债务融资水平与企业综合经营绩效负相关;股权融资水平与企业综合经营绩效负相关,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维持企业的稳定经营,但是当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于高时则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缓解自身融资压力,新能源企业应当优化自身融资结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防止股权失衡、拓展自身融资渠道和方式、明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