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是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交际性,社会文化性和口语化等特点,是显示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部分。在翻译作品时,尤其需要仔细琢磨不同人物或者同一人物在扮演不同身份时的对话翻译。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的《大而不倒》改编自长达500多个小时的真实访问,其访问对象都是亲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人士,包括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和华尔街各大投行。不同于其他描写金融危机的著作,《大而不倒》作为纪实性文学涉及的金融专业知识较少,还原了第一现场,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画面感,其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增强了情节的紧张感。顺应论时维索尔伦在1999年提出的理论,它强调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本文试图从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对《大而不倒》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翻译进行分析,主要探讨译者在三类交际语境(心理世界,社会世界和物理世界)和交际双方的动态顺应。通过对书中主要人物对话的剖析,证明顺应论在指导作品对话翻译过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揭示其对对话翻译的重要意义,并对《大而不倒》中译本提出适当建议。将顺应论和分析对话翻译相结合,有助于读者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加深对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情节的理解,同时为《大而不倒》这类纪实性文学的翻译提供—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