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邸之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yangzb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王朝是继短暂的秦王朝之后的又一封建王朝,在政治制度上既有汉承秦制的一面,又有许多的改变,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管理体制是其改变之一。与汉对秦的改变相适应,一方面继续实行战国秦以来各国实行的上计制度,同时在形式上恢复了西周时代诸侯朝会制度,利用各郡的上计和诸侯王国的朝见来了解地方的政治、经济情况。与各郡的上计和地方诸侯王国的定期朝见相适应,在京师长安出现了诸侯王邸、列侯邸和郡邸,汉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长期实行羁縻政策,随着双方实力对比的消长,双方既有对抗,又有友好往来,与汉王朝的羁縻政策相适应,在长安和洛阳都出现了蛮夷邸,作为接待少数民族使者的场所。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爬梳、整理,力图对两汉诸侯王邸、列侯邸、郡邸、蛮夷邸的设立、作用、毁坏等问题得到一个较为明确得认识。全文共四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西汉长安的诸侯王邸、列侯邸、郡邸的设立、数量、位置、主要作用、使用频率、最后的毁坏情况。 第二章:主要论述东汉洛阳的诸侯王邸、列侯邸、郡邸的设立、数量、位置、主要作用、使用频率、最后的毁坏情况。 第三章:主要论述两汉时期设立在长安和洛阳的蛮夷邸,考察了蛮夷邸的设立原因、所处的位置、主要作用、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为全文的结论,主要论述了各类邸对两汉政治统治、京师的消费、社会风气、各种信息的传递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其他文献
尚书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从秦汉到隋唐,尚书由一个文书小官发展成为三省行政系统中的一极。在如此巨大、深刻之演变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
宗族是中国乡村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群体组织。它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跨入近代之前,宗族作为社会基层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