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反文学”的对话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了翻译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的联系上,于是“意识形态”、“赞助人”、“操纵”、“改写”等术语一跃成为研究者们热衷讨论的关键词。不可否认,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学研究摆脱了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桎梏,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这种离心式的研究方法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在逐渐剥夺翻译研究的本体,使之沦为了文化学与社会学的附属学科。而在当前这种泛意识形态倾向的氛围中,翻译中的诗学研究也成了鲜有学者问津的“灰色地带”。鉴于此,本文将翻译研究的视角由外部因素移回到内部因素,从翻译与诗学的关联入手,通过文学翻译的个案研究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与作者诗学的对话现象,希望藉此引发更多学者对翻译研究中诗学这一本体因素的关注。本文以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余光中先生对海明威作品TheOld Man and the Sea的翻译为个案,分别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考察了“文学”译者余光中与“反文学”作者海明威在翻译过程中的对话。作者通过分析余光中与海明威各自的诗学观,发现二人的诗学主张各有异同:二人均强调语言表达的简洁凝练;在句式运用上,海明威以短句为主,偶尔穿插长句,.余光中则“以诗为文”,讲求句子长短交错,可谓殊途同归。但海明威行文力求通俗易懂,余光中则在作品中包融了较多的文言与典故,固然精简了字数,其语言却未完全口语化。整体观之,海明威作为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力求通过细节的真实展现生活的本质面貌,余光中的译作在重现海明威风格的同时也展露了诗人浪漫抒情的特质。在翻译The Old Man and the Sea时,余光中并未隐于海明威之后,也未喧宾夺主,过分彰显自己的“文学”主张,而是藉由翻译这个对话过程,通过词汇的文白相辅、句式的多元变换、印象与山水派画技的完满调和、力与美的水乳交融等手法将自己的诗学观与海明威的诗学观融为一体,使其译作呈现出“文学”与“反文学”两种原本截然相反的诗学观融合共生的特殊面貌。本文结合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对海明威和余光中的诗学观作了详细的对比,对两种诗学观在翻译中的对话作了详细的剖析,揭示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余光中翻译思想和小说翻译实践之间的研究断层。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主要考查Swain提出的语言输出的注意功能,通过输入-输出活动来探讨学习者是否能够注意到自己的中介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距并在随后的输入中注意到相关目标语的表达方式,
“大职教观”是基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狭隘职教观带来的诸多弊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原因而提出来的。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以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生物强化技术是通过向生物处理系统中添加高效菌和优势菌来提高系统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从而有效去除难降解污染物的有效方法。该文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户外园艺活动作为一项休闲活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陶冶情操,逐渐为大众所
针对口腔科门诊发生医原性损伤的因素,我院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医原性损伤的认识、规范其语言及行为、加强责任心和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制订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强化了口腔科
旨在探讨乙醇法提取花生饼中花生衣红色素的工艺。以红米红色素标准品浓度为参比计算出的得率为指标,在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