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多体耦合分析及疲劳特性改善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我们对各种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能源在交通运输、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必不可缺少,因而能源问题成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我国渤海海域,已有多条FPSO投产使用,其所服役的油田产量可观、经济效益高和作业高效。大多数采用的系泊方式是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能否保证FPSO在服役期间安全作业,这对我国的海洋石油装备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基于三维势流理论,采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在有限水深的基础之上,主要对16万吨级FPSO的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进行了水动力响应研究分析。首先建立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以及船体的多体耦合模型,计算分析只在波浪作用下的RAO响应规律以及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曲线的变化趋势等,并研究了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的刚度曲线,是呈双非线性关系。然后分别设计了三因素五水平的软钢臂结构参数和风浪流入射角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正交试验,研究各试验下影响的主要水平因素、软钢臂结构参数的较佳组合和危险工况的组合。最后对系泊腿的上铰点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疲劳寿命的预估,并利用TLD减振系统对软钢臂的压载水箱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良。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软刚臂单点系泊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多刚体系统,其水平回复力与水平位移并不成比例关系,呈现双非线性特点。(2)在软钢臂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正交试验中,当系泊力最小时,单点系泊性能较佳,因此软钢臂结构改进后的主尺度参数分别是:软钢臂长度40m,压载水箱重量650t,软钢臂张角44°;(3)在环境载荷风浪流入射角参数敏感性分析的正交试验中,试验结果表明影响FPSO纵荡和纵摇响应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浪向角和风向角,以及影响系泊腿横摇的主要因素是浪向角。(4)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横舱式软钢臂单点系泊系统能更好地满足大吨位的FPSO系泊性能的要求,同时也适用于MTLD减振系统的改良,即在压载水箱内部划分若干个小水箱,能增强单点系泊系统的减振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日益增加,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水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廉价、可再生等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电站作为充分利用水能的重要设施,其水库调度工作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进行水电厂水库来水预测的意义主要在于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只有对来水进行准确的预测,才能做好发电运行调度,提高其预测准确率无论对水电站的经济效益还是对综合
高桩码头是常见的港口工程结构形式之一,因其构造简单、对地基要求不高、造价适中等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各大港口。同时随着高桩码头工程的增多,进度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将先进的进度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桩码头工程领域对我国港口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和分析大量工程实例,提出了基于关键链法的高桩码头工程进度优化方法,为关键链法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首先,本文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对
海浪是海洋中一种常见的、复杂的波动现象。受风速、风向、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海浪的尺寸变化波动很大,其通常为几厘米到几米,但在深远海以及极端天气条件下可达几十米。海浪的无规律性对海上航行安全,海上科考,海上作业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效波高是描述波浪特征的重要参数,有效波高的预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效波高预测有利于提前了解海上波浪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保障海洋中资源的开发以及
水下航行器使用螺旋桨推进存在的效率不高、机动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以及海洋生物扑翼推进方式的高效率、机动性和稳定性强的特点均得到了证实。所以,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蝠鲼等海洋生物的外形结构和胸鳍运动方式,探索其采用扑翼推进方式的运动机理,解决推进结构设计的难题,并将设计的扑翼推进装置的元器件全部集成于机翼之上,可直接安装应用于现有的水下航行器中,依靠扑翼运动提供动力,水下航行器可实现各种水下运动,具体包括上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是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关键设备,因其具有建造周期短、适用性强及收益快等优点,现已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部模块是FPSO生产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主要负责海底油气田产出物的加工处理。在FPSO建造过程中,上部模块的安装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目前在进行上部模块安装时主要采用起重船吊装的方式,但该方式适用性较差,往往会受到码头吃水的限制以及海上环境的影响,起
随着人类对海洋观测需求的急剧增加,一大批新型海洋观测平台相继被开发并投入使用,而水下滑翔机就是其中一种优异的水下自主移动观测平台。水下滑翔机具有航程远、功耗低、自主操控等特点,凭借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诸多特点克服传统观测方式的弊端。经过适应性设计与改进,水下滑翔机可搭载多种海洋观测传感器执行观测任务。在水下滑翔机和海洋观测传感器适应性设计与改进的过程中,发现水下滑翔机自身振动与噪声对观测传感器正常工
为了满足逐渐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改善船用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变得日益重要。氮氧化物(NOx)排放、碳烟(soot)排放以及燃油消耗率(ISFC)三者之间的折衷问题为实现柴油机低NOx-soot排放和低ISFC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低温燃烧的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路线,从控制缸内燃烧温度(进气加湿或EGR)来减少船用柴油机NOx排放出发,采用提前喷油策略或富氧燃烧(OEC)技术
天然气双燃料船机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减排效果,正逐步成为未来船舶动力发展的首选,而低压喷射燃烧模式下存在局部过稀区,米勒循环和稀薄燃烧等手段又会降低缸温,导致该模式存在失火风险。目前,引燃油和预混气混合层中的着火和火焰初期发展特征尚不明确。为了更好解释低压模式下燃烧过程,本文基于二维直接数值模拟耦合双燃料简化机理,分析温度,浓度分层和湍流对着火和火焰发展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首先基于层流混合层,研究预混
电气间是海洋平台重要的辅助生产设备,随着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日益成熟,海洋平台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电气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电气间的电气设备散热量较大,如果不及时将热量散去,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寿命;另一方面海洋平台常年固定或系泊在海上,周围高盐高湿的空气进入电气间后会对室内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影响设备寿命;此外海洋平台会产生易燃易爆混合气体,一旦进入电气间,达到一定浓度后容易
多航态海洋无人航行器采用水面航行与水下滑翔双模式实施对空中、水面、水下的多域监测任务。浮力系统是实现水下滑翔和水面切换的关键系统,其与多航态航行器航行特性、航态切换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研制了一套具备水下滑翔液压驱动和水面海水压载调节功能的浮力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方案合理性和工作可靠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为:(1)分析对比现有海洋航行器浮力调节方案的工作特点和性能优劣,提出多